JNER: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机器人治疗中风后上下肢功能: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2021-10-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能够调节脑卒中后神经元活动的无创性脑刺激方法。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能够调节脑卒中后神经元活动的无创性脑刺激方法。本研究回顾的目的是确定tDCS联合机器人治疗(RT)与单纯RT相比是否能改善中风后的肢体功能。本文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两名独立研究人员(AMG和NCS)在以下数据库中进行了独立搜索:PubMed、PEDro和Cochrane。此外,手动搜索所有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在数据库中搜索从数据库开始到2021年7月15日发表的文章。使用以下关键词组合搜索上述数据库:“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非侵入性脑刺激”、“机器人”、“机器人”、“外骨骼”、“Lokomat”“神经系统疾病”和“中风”。

研究选择过程如图所示。根据PRISMA检查表的PICOS方法选择研究(P-参与者;I-干预;C-对照;O-结果和s-研究设计)。我们根据以下标准纳入研究:(1)患者被诊断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2)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RCT);(3)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机器人治疗;(4) 干预与对照组或常规治疗进行比较;(5) 测量上下肢功能;(6)文章是用英语或西班牙语写的。 

研究流程

使用量表和功能测试分析了综合疗法对肢体功能的影响。首先考虑上肢Fugl–Meyer运动评估(FM/ue),这是一个旨在评估上肢反射活动、运动控制和肌肉力量的量表。对于下肢,最好选择10米步行试验(10MWT)。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必须尽快步行10米。使用MI或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MRC)对强度进行了分析;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测量痉挛;功能独立性与Barthel指数(BI);并对其运动学参数进行了评估。标准化平均差(SMD)用于表示上肢和下肢功能、力量和运动速度的结果,因为这些变量有时以不同的量表或单位报告。下肢功能由10MWT评估,10MWT测量一个人步行10米所需的时间。分数越高表示残疾越严重。

偏差风险总结,回顾作者对每个纳入研究的项目的判断

纳入368名患者进行试验。结果显示tDCS联合RT对改善上肢功能无显著作用[标准化平均差(SMD) = − 0.12;95%置信区间(CI):− 0.35–0.11)]。 然而,在下肢功能方面观察到联合治疗的积极效果 (SMD= 0.48;95%置信区间:− 0.15–1.12)。 在强度方面未发现有利于tDCS与RT结合的显著结果(SMD = − 0.15;95%置信区间:− 0.4–0.1),痉挛[平均差(MD) =  − 0.15;95%置信区间:− 0.8–0.5)],功能独立性为(MD = 2.5;95%置信区间:− 1.9–6.9)或移动速度(SMD = 0.06;95%置信区间:− 0.3–0.5),根据等级指南,等级为“中等”或“低”。这些结果表明,tDCS对这些结果没有额外的影响。tDCS参数、电极大小、电极位置、刺激持续时间和疗程数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干预的有效性。

实验组与对照组森林结果图对比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tDCS联合RT不能改善中风后上肢功能、力量、痉挛、功能独立性或运动速度。然而,tDCS可能增强单纯RT对下肢功能的影响。tDCS参数和中风损伤的阶段或类型可能是决定该疗法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Comino-Suárez, N., Moreno, J.C., Gómez-Soriano, J. et 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robotic therapy for upper and lower limb function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J NeuroEngineering Rehabil 18, 148 (2021). https://doi.org/10.1186/s12984-021-00941-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长时间使用电脑、看电视或其他久坐不动或会增加中风风险

长时间使用电脑、看电视或其他久坐不动的活动会增加中风风险

TNSRE:使用新型可穿戴惯性和肌动图传感器组合量化中风后的运动功能

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导致早逝或残疾的第二大原因。中风运动功能的标准临床评定量表广泛用于监测受试者的改善和确定康复要求。这些评定量表也构成了量化运动功能的金标准方法。常见的应用包括评估新的康复

Stroke:多吃花生可降低中老年人中风风险!

较高的花生摄入量与中风,特别是缺血性中风的风险降低相关

NEJM:移动中风治疗单位(MSUs)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

对于符合组织纤溶酶原溶栓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接受移动中风治疗单位(MSUs)治疗在患者预后方面优于常规急诊护理

JNER:中风后步行康复期间可改善皮层活动以及减少步态不对称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脑出血或缺血性损伤引起,并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受损的运动功能可以通过皮层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中风后前3个月内的康复对于通过神经可塑性促进康复至关重要。运动功能的恢复是许多中风患

拓展阅读

Diabetes Res Clin Pract:首都医科大学发现,HbA1c 水平升高与中风风险增加有关

基线和长期 HbA1c 水平升高与中风风险增加有关,高血压和肥胖在这一路径中起着重要作用。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打鼾与中风风险存在因果关系

与 BMI 管理相比,通过物理治疗打鼾对预防和控制中国人群脑卒中更有益。

NEJM:中风发作后4.5至24小时开始使用替奈普酶较安慰剂,并未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该研究并未达到有效性终点,即在卒中发作后4.5-24 h开始接受替奈普酶治疗未较安慰剂获得更好的临床结果。

ISC 2024:35岁前患高血压增加中年中风风险

该研究强调了定期预约初级保健以筛查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重要性。

中风是“睡”出来的?50万中国人研究:打呼的人,中风风险增加至少50%!

在中国成年人群体中,通过遗传风险预测的打鼾可增加整体卒中、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风险,而这一因果效应与体重指数(BMI)无关。

中风治疗的又一策略!JAMA子刊:新细胞疗法治疗可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研究结果显示,在缺血性卒中发作后18 h~36 h内静脉注射MultiStem是安全的,但并不能改善90天时的短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