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一幅怪异心电图背后的秘密

2018-08-11 孔令秋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孔较瘦|微信公众号

患者为女性,62岁;因心悸症状就诊,突发突止;症状每次持续数小时,可自行缓解。



先来看一份心电图

患者为女性,62岁

因心悸症状就诊,突发突止

症状每次持续数小时,可自行缓解

上图是患者入院后心电图检查

猛一看,患者就是一个室性早搏

实际上再仔细看心电图还有其它隐藏的问题


第1个室性早搏后

患者心脏节律似乎发生了变化

红色方框中的几个QRS波前

并没有看到P波的存在

患者变成了交界区心律了吗?

再仔细分析心电图

又会有新的端倪


第一个室性早搏之后T波形态

与前面窦性心律下的T波明显不同

说明有一个P波隐藏其中

那么患者就不再是交界区心律

而是PR间期在室早后明显延长

但仔细看,里面还有文章哦


第2个室性早搏后

窦性心律PR间期即恢复正常

为何两个室早之间的PR间期会延长

而第二个室早后却又缩短至正常水平?

熟悉心脏电生理的老师

可能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这种现象应该是房室结双径路所致


上图展示了本例患者的电生理机制

窦性心律时

冲动经房室结快径下传(左一)

当发生室性早搏时

心室激动经由快径逆传

并使快径路进入不应期(左二)

当下一个窦性心律下传时

由于快径尚处于不应期,

因此只能选择经由慢径下传

导致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左三)

快径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很长

因此随后的窦性心律下传时

都经由慢径下传

导致连续几个心动周期的PR间期均延长

直至第2个室性早搏出现

导致患者慢径进入不应期

此时窦性冲动转而通过快径下传

心电图PR间期正常化(左四)


随后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

心房S2刺激经由快径下传(图C)

第2个S2间期缩短10ms后

导致AH间期发生“跳跃式”延长(图D)

证实慢径的存在

行慢径改良术

患者心电图上述现象未再出现

作者:孔令秋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23-05-21 mzeng1

    分析总结到位👍👍👍

    0

  2. 2018-08-12 飛歌

    学习了很有用不错

    0

  3. 2018-08-11 小小小麦兜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EP: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及心电生理特征

室性早搏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已有报道表明频发的室性早搏与左室功能减退及左室扩大相关,而这些改变可在对室性早搏进行射频消融后完全逆转。室性早搏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钙离子稳态的异常、氧消耗增加及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室性早搏相关的左室功能障碍也可发生在疤痕性室早的患者,这进一步减低了左心室功能。室性早搏导致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目前还不明确,部分研究表明室早的负荷、形

J Pediatr:儿童无临床表现的心室异位搏动

心室异位搏动搏动,特别是孤立性室性早搏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尽管没有心脏病的表现,15%的婴儿和35%的儿童青少年可以发生孤立性室性早搏。目的;为了研究无心脏病的心室异位搏动搏动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来自匹兹堡儿童医院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Laura West医生对患心室异位搏动搏动的儿童展开研究。研究设计:心室异位搏动的患儿数据来自于心脏病数据库。纳入标准是:血流动力学上表现为明显的心脏病或者系统

哪些室性早搏需要药物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很多患者会来医院求治。然而,并非所有的室性心律失常都需要药物治疗。临床上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过度治疗的情况较为突出。本文将2014年欧洲心律协会等学术机构联合颁布的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的要点汇总如下,并对其进行简要解析,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