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前列腺癌放疗增加了二次恶性肿瘤的风险

2016-03-03 崔倩 译 MedSci原创

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和随后的第二恶性肿瘤(第二原发癌)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和随后的第二恶性肿瘤(第二原发癌)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是系统评价和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检索了到2015年4月6日发表在Medline和Embase上的文章,没有任何语言限制。

该分析比较了关于前列腺癌患者暴露和未暴露放射治疗后发生第二恶性肿瘤风险的研究,这些研究是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的,并且经协商解决了分歧。

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了研究特征和成果。偏差风险是由渥太华纽卡斯尔量表评估的。结果是随机效应模型和 Mantel-Haenszel加权合成。并对未经调整的比值比和多变量调整后的危险比(若可用)进行了汇总。

主要结果是膀胱、直肠、肺、血液系统的第二原发癌。

在检索的3056篇文献中,21项研究被选择进行分析。大部分纳入研究的是大型多机构的报告,但有偏差的中等风险。放射治疗的最常见的类型是外部光束;13项研究将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8项研究将不接受放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治疗。不同的研究之间的随访时间也不一样。与那些未暴露于放射治疗的风险相比,经放疗后膀胱癌(4项研究;调整​​危害比1.67;95%置信区间,1.55至1.80),大肠癌(三项研究;调整​​危害比,1.79;95%置信区间,1.34至2.38),和直肠癌(三项研究;调整​​危害比,1.79;95%置信区间,1.34至2.38 )的风险增加,但血液学系统癌症(1项研究;1.64;95%置信区间,0.90至2.99)或肺癌(两项研究;1.45;95%置信区间,0.70至3.01)的患者没有增加。患第二原发癌的几率取决于放射治疗的类型:用外照射放疗治疗持续增加比值比,而近距离放射治疗则没有增加。在接受放射疗法的患者中,最高绝对增加的概率率报告膀胱,结肠和直肠的癌症分别为3.8%,4.2%和1.2%,而最低报告的概率分别为0.1%,0.3%,和0.3%。

与未暴露于放疗的患者相比,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增加了膀胱、结肠以及直肠的第二恶性肿瘤风险,但报告绝对率较低。未来还需要有更长期的随访进一步来研究证实这些发现。

原始出处:

Christopher J D Wallis,Alyson L Mahar,Richard Choo,et al.Second malignancies after radio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BMJ,2016.3.3

作者:崔倩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6-10-10 gaoxiaoe

相关资讯

J Urol:诊断因素代替前列腺癌活检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Urology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初步诊断的特征或许可以帮助鉴别那些开始采取积极监测的男性是否可以避免进行前列腺癌活组织检查,即特殊的诊断因子可以帮助患者避免进行前列腺癌的活组织检查。 研究人员Prassannah Satasivam博士

ASCO:定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可降低个体因前列腺癌而导致的死亡

近日,在旧金山举办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一项来自哈佛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男性或许因前列腺癌而死亡的风险会降低;研究人员表示,个体在诊断为前列腺癌后定期摄入阿司匹林可降低个体因前列腺癌死亡风险将近40%,而如果说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致死性癌症或许为时尚早,但是因阿司匹林对心血管效应而获益的前列腺癌患者或许可以考虑定期服用阿司匹林。 由于这只是一个观察性的研究结果,没有

J Urol:膀胱颈悬吊术对前列腺癌术后控尿未能表现出显著的改善

控尿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评估了经皮膀胱颈悬吊术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后患者的影响。 研究人员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接受经皮膀胱颈悬吊与不接受经皮膀胱颈悬吊术的患者,并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主要标准被定义为术后第1个月0-1片/天。入选标准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和PSA<15。之前进行的任何前列腺相关手术的患者都进行排除,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病史和盆腔放疗史。

盘点:2015年前列腺癌热点研究汇总

前列腺癌是一种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恶性肿瘤,也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一项数据调查显示,2014年美国有大约233,000名男性诊断为前列腺癌,占到新增癌症病例的27%。前列腺癌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年龄,种族,生活习惯,肥胖以及家族病史。生物谷小编根据读者关注度对2015年前列腺癌研究热点内容进行了汇总。 1.PNAS:内皮他丁——治疗前列腺癌的AR抑制剂 来

GPR160与前列腺癌相关性首次得以揭示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王明伟课题组与丁健课题组合作,首次揭示了GPR160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为靶向GPR160的抗前列腺癌药物发现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肿瘤靶点》。 据悉,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目前最为成功的药物靶标家族,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孤儿GPCR的内源性配体尚未找到,它们的生理功能更不知晓。GPR160属于A族孤儿

FDA受理安斯泰来新一代前列腺癌口服药物Xtandi补充新药申请

安斯泰来(Astellas)与合作伙伴Medivation近日宣布,FDA已受理新一代前列腺癌口服药物Xtandi(enzalutamide)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该申请纳入了来自2个头对头II研究TERRAIN和STRIVE的数据,研究结果证实Xtandi治疗mCRPC疗效显著优于比卡鲁胺(bicalutamide)。此次sNDA将更新Xta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