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Barrett食管患者疾病进展评估模型

2017-12-26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男性、吸烟、Barrett食管长度以及基线低度异型增生与Barrett食管患者疾病进展相关

Barrett食管患者(BE)发展为高级别异型增生(HGD)和食管腺癌(EAC)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尚不充分。近日研究人员通过考察人口统计数据、内镜下指数以及内镜-组织学检查结果,开发并验证了BE患者HGD或EAC进展模型。

研究人员对6个医疗中心,1985-2014年间所有BE患者数据进行纵向调查。排除标准包括:随访期少于1年、1年内诊断HGD或EAC、缺少基线组织学数据以及无肠化生。余下患者中,70%用于模型建立,30%用于模型确证。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访期间(5.9 年) HGD 或EAC。

2697名患者参与研究,其中男性占84.1%,平均年龄55.4岁,体重指数27.9,平均BE长度3.7 cm。在随访期间,154人(5.7%)发展为HGD或 EAC,年进展率为0.95%。男性、吸烟、BE长度以及基线低度异型增生与疾病进展相关。BE患者进展评估的C指数为0.76 (95% CI,0.72-0.80),校准斜率为0.9966。

研究认为,男性、吸烟、Barrett食管长度以及基线低度异型增生与Barrett食管患者疾病进展相关。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ACG2012年会:他汀类药或可预防食管癌

  一项对观察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认为,他汀类药物对食管有保护效益,特别是Barrett食管患者;这些结果发表于美国胃肠病学会(ACG)2012年科学年会上。     美国的食管癌比率增加,特别是Barrett食管患者的食管腺癌,临床前与观察性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对于食管具有保护效益。     研究者搜寻了MEDLINE、Embase与Web of Science(从创始到2

GIE:伴HGD和IMC的Barrett食管行内镜治疗后再发浸润性腺癌的治疗

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可以进展为异型增生,甚至发展为食管腺癌。一旦Barrett食管发展为高度异型增生(high grade dysplasia,HGD)时,就有15%-60%的几率进展为腺癌。先前,食管切除术是治疗食管高度异型增生和腺癌的主要手段。目前,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普遍应用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射频消融术)根除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和

诊治Barrett食管,新指南新在何处?

在2014胃肠动力和脑肠轴学术研讨会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军教授介绍了巴雷特(Barrett)食管(BE)诊治新进展,分别从诊断、危险因素、癌变风险、筛查与监测、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讲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军教授 新指南未将IM作为诊断BE的先决条件 张军教授谈道,《2013年英国胃肠病学会(BSG)BE诊治指南》(新指南)[Gut 201

Lancet Oncol: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与哪些基因有关?

高收入国家的食管腺癌发病率节节攀升,虽然Barrett食管是其癌前病变,但是从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仍是极少数,不过对于这种恶化发展的预测仍缺乏有效指标。因此有研究者进行了全基因组荟萃分析,识别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的遗传变异风险。 研究纳入了来自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四项基于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测序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共6167例Barrett食管患者、4

GUT:诊断Barrett食管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Barrett食管是在胃食管反流的情况下发生的癌前病变。但是,大多数Barrett患者依靠内窥镜检查而未被诊断。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GUT上的研究开发了一种非内窥镜工具:Cytosponge,当其与三叶因子3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可以诊断Barrett食管。此项研究调查评估了是否可以使用不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分析的定量甲基化测试来诊断Barrett食管。首先,Barrett's和正常鳞状食管癌活检组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