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长效干扰素“派格宾”获批上市

2016-10-25 佚名 科技部

2016年10月15日,我国能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国家I类新药——长效干扰素“派格宾”在全国正式上市。该新药受“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已获得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近30个国家的专利授权。“派格宾”的成功上市,打破了进口同类药物长期垄断,将大幅度降低肝炎患者的用药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对于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

2016年10月15日,我国能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国家I类新药——长效干扰素“派格宾”在全国正式上市。该新药受“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已获得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近30个国家的专利授权。“派格宾”的成功上市,打破了进口同类药物长期垄断,将大幅度降低肝炎患者的用药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对于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效果较好,半衰期较长,长效干扰素一周只需要注射一次,使用比较方便,而且提高了干扰素治疗的安全性。经临床试验发现,派格宾治疗中国丙肝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进口产品相当,同时可显著降低慢性丙肝的治疗成本,是治疗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最具成本效益比的选择。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eukemia:干扰素联合达沙替尼对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有较好控制效果

最近,发表在Leukemia上的一项小型研究探讨了将聚乙二醇化干扰素ɑ2b(PegIFN)添加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中治疗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疗效。 研究作者说,干扰素具有强化机体抗白血病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和靶向抑制白血病干细胞的作用,这不同于TKIs达沙替尼。因此,干扰素是进一步增加TKI治疗疗效的适合选择。 该研究共纳入40例新

J Viral Hepat:纳尼?!HCV治疗失败也会增加肝癌风险?

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干扰素治疗失败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相比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其肝细胞癌风险更高。密歇根亨利福特卫生系统公共健康科学部的Mei Lu博士和同时对10,091名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共有36%的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57%的患者治疗失败,43%的患者达到SVR。逆概率加权多因素和单因素分析处理后,治疗失败的患者与未治疗患者相比,HCC风险接近两倍(aHR = 1.

Immunity:I型干扰素调节免疫反应机制

哺乳动物细胞能够感受环境中营养元素或氧气含量的变化,进而产生代谢上的变化。然而,最近的证据表明天然免疫细胞其模式识别受体以及细胞因子受体下游的信号也能够影响细胞的代谢反应,进而决定细胞的功能以及命运。例如。对于cDC来说,TLR的激活剂能够引发快速的糖酵解反应,从而引起葡萄糖进入TCA循环,这对于脂肪酸的合成以及DC的激活具有重要的作用。DC可以分为cDC与pDC两种类型,其中pDC主要的特点是大

Immunity:复旦中山医院武多娇副研究员发表Ⅰ型干扰素的免疫代谢作用

2016年6月21日,国际免疫学权威刊物《Immunity》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多娇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发现Ⅰ型干扰素(IFNs)可促进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的脂肪酸氧化(FAO)增强,这一作用是支持pDCs快速激活及发挥分泌功能的关键;而且该代谢调节作用是Ⅰ型IFNs发挥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的重要机制之一。该论文被置于Immunity杂志网站首页推荐并配有行

J Immunol:抗流感I型干扰素调控新机制

H5N1型猪流感1997年于香港发生首次爆发。根据WHO的报告,从2003年到2015年,H5N1的感染造成了826名感染病例,其中440名患者因此死亡。在大部分情况下,H5N1的感染伴随着高度的致死率。针对其不断增高的毒性,专家们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流感病毒能够利用宿主体内的元件进行复制,而病毒依赖的宿主复制元件也被认为是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潜在靶点。泛素以及类泛素蛋白能够靶向胞内的蛋白质,并参与了蛋

Cell子刊:中科院生化所发现TET3调节I型干扰素合成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王红艳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ET3 inhibits type I IFN production independent of DNA demethylation”的最新研究进展,该工作揭示DNA去甲基化酶TET3以一种新型的作用机制,负向调控I型干扰素合成,进而影响宿主清除病毒的能力。 I型干扰素在抗病毒应答中扮演双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