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rm Biol:桂枝肝草汤治疗苯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

2024-05-23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探讨桂枝甘草汤(GGD)抗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

背景:心肌肥大是指单个心肌细胞的质量随着血流动力学负荷的升高而增加。病理性肥厚可发展为心力衰竭(HF),严重损害心功能,并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HF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50岁以上。心衰患者的5年生存率<50%,使其成为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心衰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心肌肥大和心衰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医药一直被用作治疗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衰)的替代疗法。桂枝甘草汤(GGD)出自《伤寒论》,具有补助心阳、生阳化气之功效。前期研究发现,GGD可以保护小鼠免受压力过载引起的HF。此外,GGD通过抑制炎症和心肌凋亡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根据既往研究结果,GGD可能以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方式治疗HF,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GGD抗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确定GGD的潜在靶点。在体内实验中,将C57BL/6J小鼠分为Con、苯肾上腺素(PE, 10 mg/kg/d)、2-氯腺苷(CADO,稳定的腺苷类似物,2 mg/kg/d)、GGD (5.4 g/kg/d)和GGD (5.4 g/kg/d) + CGS15943(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拮抗剂,4 mg/kg/d)。

体外实验将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RCM)分为Con、PE(100µM)、CADO(5µM)、GGD (10-5g/mL)和GGD (10-5g/mL) + CGS15943(5µM)。通过超声、H&E和Masson染色、增生性基因表达和细胞表面积验证GGD的疗效。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腺苷受体(ADORs)的表达。

结果:网络药理学在GGD的核心靶点中鉴定出ADORs。体外实验表明,GGD可减弱PE诱导的比表面积增加(ec50为5.484 × 10-6g/mL)。体内数据显示,GGD可减轻PE诱导的心室壁增厚。体外和体内数据显示,GGD可减轻PE诱导的增生性基因(如ANP、BNP和MYH7/MYH6)表达,A1AR过表达和A2aAR下调表达。此外,CADO的作用与GGD相似,而CGS15943消除了GGD的大部分作用。

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了GGD抑制心肌肥厚的机制,强调了ADORs的调节是HF的潜在治疗策略

原始出处:

Yang K, Shan X, Songru Y, et al. Network pharmacology integrated with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he Guizhi-Gancao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henylephrine-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Pharm Biol. 2024;62(1):456-471. doi:10.1080/13880209.2024.2354335

作者:紫菀款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IJNS:自我监测对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自我监测红绿灯日记可以显著改善自我护理行为,包括维持、管理和信心。

Cardiovasc Diabetol:血清尿酸与心衰长期预后关系的性别差异

SUA与心衰长期预后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SUA是男性心衰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在女性中则不然。

Eur Heart J-Card Pha:GLP-1 RA在心衰和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在HF和T2DM患者中,GLP-1 RA的使用与更严重的T2DM、EF和肥胖的减少独立相关,与HHF/CV死亡的高风险无关,但与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少的主要CV不良事件相关。

STTT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陈亮团队揭示新的调控心肌纤维化转录因子—PKNOX2

该研究利用优化的单细胞核RNA测序方法对人类心脏的细胞组成及其转录调控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

JAHA:较高的体重指数变异性与心衰相关

纵向健康记录捕捉的BMI变异性可独立预测心衰发病率。

STTT 西南交通大学符雷蕾课题组合作首次发现中药喜树碱衍生结构类似物2-APQC通过靶向激动SIRT3调控线粒体稳态来改善心衰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喜树碱衍生结构类似物2-APQC可作为新型靶向SIRT3小分子激动剂来通过调控线粒体脯氨酸代谢和ROS代谢稳态来改善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