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篇引用率更高的撤稿论文

2016-01-20 薄荷 生物谷

撤稿事件并不常见,即使经历了撤稿,仍有许多论文的引用率还在增加,Retraction Watch网站最近列出了十篇引用率最高的撤稿论文。在这些论文中,近一半是在2015年撤稿的。不过,也有一些老的论文,比如Andrew Wakefield那篇将自闭症与儿童疫苗相关联的著名论文,这是1998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于2010年撤回。排在首位的是大阪大学的Atsunori Fukuhara及其同事于2

撤稿事件并不常见,即使经历了撤稿,仍有许多论文的引用率还在增加,Retraction Watch网站最近列出了十篇引用率最高的撤稿论文。


在这些论文中,近一半是在2015年撤稿的。不过,也有一些老的论文,比如Andrew Wakefield那篇将自闭症与儿童疫苗相关联的著名论文,这是1998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于2010年撤回。

排在首位的是大阪大学的Atsunori Fukuhara及其同事于2005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它报道了一种在脂肪组织中新发现的蛋白Visfatin,似乎模拟了胰岛素的作用。不过,该校的科研诚信委员会在调查后发现,并非所有制备出的蛋白都能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论文在两年后撤稿,之前被引用247次,在撤稿后被引用高达776次,说明这仍是一个热点。

另外一篇论文也在今年引起广泛关注。其实,这篇论文本身没什么问题,它介绍了一个名为Treefinder的软件,是供演化生物学家使用的科研软件,2004年发表在BMC Evolutionary Biology上。不过,论文作者Gangolf Jobb对欧洲的难民政策不满,于是宣布,包括德国、英国在内的8个欢迎难民的国家的科学家不得使用他的软件。于是,论文被撤稿了,因为它违背了免费开放给科研用户的初衷。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Oliver Voinnet也有两篇论文出现在榜单中。一篇是2003年发表在Plant Journal上,撤稿前引用率高达897,另一篇是1998年发表在EMBO Journal上,引用率也有792。这位RNAi领域的专家在2015年被发现伪造数据,已经撤回了7篇论文。



作者:薄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1. 2016-02-23 wei834766788

    0

  2. 2016-01-27 李继凯

    被逼的啊

    0

  3. 2016-01-27 李继凯

    学术啊

    0

  4. 2016-01-21 xiaotaiyang1

    学术不端

    0

相关资讯

哈佛大学教授因数据问题撤销《细胞》论文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Richard Losick教授撤销了一篇《细胞》(Cell)论文。该论文主要研究某物质可以降解生物膜。《细胞》发布通告称,由于其他科学家发表的论文结论与Richard Losick的相冲突,Richard Losick开始重复之前的实验,发现新的实验结果不能支持之前的原始结论。因此R

撤稿数量排名,日本学者居榜首

撤稿量最多的是谁?来自Retraction Watch网的一份迄今为止学术界的论文撤稿数量排名统计表: 1,日本前东邦大学麻醉学者Yoshitaka Fujii,撤稿183篇 详情链接:http://retractionwatch.com/category/yoshitaka-fujii/ 2,德国前Ludwighafen医院的首席麻醉学家Joachim Boldt,撤稿89篇 详情链接:

医学博士的论文“生意经”

今年3月中旬开始,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撤回了43篇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医学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该事件使众多医疗机构的医生陷入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的风波中,这些论文被撤回的理由是“相关文章的学术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同时,这批被撤回的41篇SCI论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由第三方机构为文章联系同行评审,并代为投稿。SCI论文由第三方公司修改、代发涉嫌学术不端2014年

Elsevier称“撤稿越来越多只是假象”

10月,撤稿风波再度来袭。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本杂志中的9篇论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撤稿理由是,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被人为操纵。 撤稿,撤稿,撤稿。是不是觉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名声快要毁成灰了? 不过,10月23日,作为撤稿方,爱思唯尔期刊出版全球总裁Philippe Terheggen在和《中国科学报》记者交流时说,撤稿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撤稿越来越多是个假象”。 撤稿没有

爱思唯尔全球总裁:中国论文为何一再遭遇撤稿

10月14日,有媒体爆出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这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作为拥有包括《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这一举动,再次刺痛中国科技界敏感的神经。在此之前,中国学术界已经经受了两次撤稿风波,一次是在8月份,同样是全球学术期刊出版巨头级别的斯普林格,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而这些文章全部出自中国作者。另一次则是今年3

The scientist:2015年度十大论文撤稿事件,中国学者排不上号

2015年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撤回了他们的多篇论文。当然,在过去的12个月里还看到越来越多伪造同行评审的案例。12月23日,The scientist杂志从中挑选出了以下十大论文撤稿故事,它们的排名未分先后,其中没有中国学者(撤稿数量排名,日本学者居榜首): 1.一位政治学毕业生Michael LaCour在发表于2014年《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伪造了数据。这项研究宣称,进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