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东方医院揭示炎症、色氨酸-犬尿氨酸通路与青少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的关联

2024-09-19 xiongjy MedSci原创

高自杀风险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炎症因子(IL-1β、IL-10、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3-羟基犬尿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且这些炎症因子与色氨酸代谢异常相关。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诊断出患有重度抑郁症(MDD)。有证据表明,抑郁症的发病与免疫系统的激活密切相关。炎症性细胞因子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被多项研究验证,而色氨酸-犬尿氨酸(TKP)通路的失衡也可能与抑郁症和自杀风险有关。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明朗,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抑郁症中炎症、TKP通路及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招募了73名12至18岁、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研究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受试者来自上海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住院部和门诊部。研究通过筛选排除共病(如双相情感障碍、物质滥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和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确保样本的代表性。所有受试者完成了儿童抑郁症量表(CDI)和儿童焦虑相关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的评估,并依据MINI-KID量表自杀模块得分将患者分为高自杀风险组和非高自杀风险组。研究还采集了早晨空腹的血液样本,检测了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如IL-1β、IL-6、IL-8、IL-10和TNF-α)及色氨酸和犬尿氨酸代谢产物(包括色氨酸、犬尿氨酸、3-羟基犬尿氨酸和犬尿酸)的血清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TKP代谢产物。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炎症因子与TKP代谢物的相关性,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分析高自杀风险组与非高自杀风险组间的差异。

图1:高自杀风险组与非高自杀风险组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血清水平

研究共纳入了73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其中42名为高自杀风险组,31名为非高自杀风险组。研究发现,色氨酸水平与IL-8(r = -0.27, P < 0.05)和IL-10(r = -0.23, P < 0.05)呈显著负相关,3-羟基犬尿氨酸与IL-8(r = 0.39, P < 0.01)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犬尿氨酸/色氨酸比值(反映IDO活性)与IL-1β(r = 0.34, P < 0.01)、IL-6(r = 0.32, P < 0.01)、IL-10(r = 0.38, P < 0.01)和TNF-α(r = 0.35, P < 0.01)显著相关。高自杀风险组的IL-1β(Z = 2.726, P < 0.05)、IL-10(Z = 2.444, P < 0.05)和TNF-α(Z = 2.167, P < 0.05)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自杀风险组,而3-羟基犬尿氨酸水平则显著低于非高自杀风险组(Z = 2.126, P < 0.05)。在排除服用精神药物的患者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仍保持一致,表明炎症因子和TKP代谢异常与自杀风险密切相关。

图2:高自杀风险组与非高自杀风险组患者的TKP代谢物血清水平

本研究首次在青少年抑郁症中验证了炎症细胞因子与TKP通路代谢物之间的显著关联,尤其是在高自杀风险的患者中。结果表明,炎症因子(如IL-1β、IL-10、TNF-α)与TKP中的关键酶(IDO和KMO)的活性显著相关,进一步导致色氨酸水平下降和3-羟基犬尿氨酸水平升高,增加了自杀风险。这一发现为个性化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可以探索以炎症抑制剂或TKP酶抑制剂为靶向治疗的可能性,尤其是针对高自杀风险的青少年患者。

原始出处:

Yang, S., Han, J., Ye, Z., et al. (2024). The correlation of inflammation, tryptophan-kynurenine pathway, and suicide risk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https://doi.org/10.1007/s00787-024-02579-4

作者:xiongj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研究发现:好吃懒作的人,会更容易得抑郁症!

最近,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腹部脂肪过多,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

一文汇总抑郁症治疗新靶点

介绍抑郁症尤其是重度抑郁症及治疗抵抗性抑郁症,阐述多个生物学机制及相应新型药物研发进展。

柳叶刀子刊:社会经济地位、社交活动和孤独感对抑郁症的影响

北京大学团队在Lancet子刊Health Longevity发表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社会经济地位、社交活动和孤独感与抑郁症之间的复杂联系,为我们提供了防治抑郁症的新视角。

惊爆!华中科技大学揭秘:古老名药交泰丸与其有效成分小檗碱,竟成糖尿病与抑郁症双克星!

该研究为JTW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未来JTW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Appetite:抑郁症与儿童青少年情绪性进食的关系

抑郁症与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性进食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

JAMA Psychiatry:杏仁核反应性、抗抑郁药停药与复发:一项纵向研究

抗抑郁药物停药后杏仁核对负面情感面孔的反应性显著增加,且这种增加与抑郁症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杏仁核反应性的变化可作为预测复发的标志物,提示个体化停药决策需基于神经影像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