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 J Cancer:粪便免疫化学检查对结肠直肠癌非警报症状患者的价值

2018-08-06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在一般临床实践中,FIT检查可以用作表现为CRC非警报症状的CRC和其他严重肠病的诊断过程中的辅助诊断检查。

大约50%的结直肠癌(CRC)患者最初发现时表现出来的是非警报症状。近日,肿瘤领域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调查了在一般临床实践中表现为非警报症状的个体中使用粪便免疫化学检查(FIT)在CRC和其他严重肠病的诊断过程中的价值。

该研究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0日期间在丹麦中部地区进行。FIT被用于对超过30岁且无警报症状的CRC患者进行检查。FIT检查的截止值设定为10μgHb/g粪便。

研究人员共进行了3462次有效的FIT检查。其中540人(15.6%)FIT检查结果为阳性。FIT检查结束后三个月,51例(PPV:9.4%(95%CI为7.0-11.9))FIT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被诊断为CRC,73例(PPV:13.5%(95%CI为10.6-16.4))FIT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被诊断为其他严重的肠病。在CRC个体中,66.7%在诊断时处于UICC I和II期,19.6%的患者为IV期。在FIT检查后的最初3个月,检测CRC的假阴性率<0.1%。

由此可见,在一般临床实践中,FIT检查可以用作表现为CRC非警报症状的CRC和其他严重肠病的诊断过程中的辅助诊断检查。

原始出处:

Jakob Søgaard Juul,et al. The value of using the 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in general practice o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non-alarm symptoms of colorectal cancer.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6-018-0178-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ut:基于FIT的CRC筛查中无柄锯齿状息肉的检出率和预测因素

背景:评估基于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的结直肠癌(CRC)筛查项目中,无柄锯齿状息肉(SSPs)的检出率和预测因素。方法:数据来自FIT阳性个体结肠镜检查的案例系列,获取历史资料、内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并在内镜中心和内镜医师处收集附加信息,包括每位内镜医师年龄标准化和性别标准化的腺瘤检出率(ADR)。评估研究人群的SSP检出率(SSP-DR),对患者/内镜中心/内镜医师进行多层次分析,识别SSP

JAMA:FIT阳性后多久应该进行结肠镜检查?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阳性结果预示着患结肠直肠癌风险的升高,在得到FIT阳性检测结果后是否应进行结肠镜检查?

Gut:基于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长期性能如何?

由此可见,重复的FIT筛查可显著减轻结直肠疾病的负担,促进结肠镜检查资源的有效利用。五轮FIT试验累积检出率与结肠镜检查的初级筛查相似,这一结果支持在评估试验效能时考虑到重复FIT的累积敏感性。

Am J Gastroenterol:季节因素对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的检出性能存在季节差异,夏季粪便免疫化学试验阳性率最低。夏季时,肠道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最具预测价值

GUT:口服抗凝血药或非甾体抗炎药不会影响结肠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的准确性

研究发现,口服抗凝血药或非甾体抗炎药不会影响结肠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的准确性,筛查前无需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