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阳性气泡对比研究结果的发生率和预后

2018-06-15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卵圆孔未闭和导致RLS的其他病变共存并不常见,但也不罕见;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接受经导管或手术干预治疗。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后,搅拌盐水对比注射持续阳性结果的发生率、潜在机制和治疗。

高度选择的年龄<60岁的患者,隐源性卒中后,尤其是伴血栓性疾病或静脉血栓高危患者,经过全面的心脏神经检查后,经导管介入治疗关闭PFO是合理的。美国食品药监局于2016年10月批准Amplatzer PFO封堵器用于此类适应症。通常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搅拌盐水对比注射来确认PFO已闭合。左心房出现气泡提示封闭不完全或存在其他分流。

研究人员回顾分析了经导管封堵PFO治疗隐源性卒中患者的病历和超声心动图。

从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有880名患者被送往导管实验室进行PFO封堵术,其中568名患者,320名男性(56.3%),使用Amplatzer PFO封堵器进行经导管PFO封堵,平均年龄48.1岁±12.9年。在平均4个月的随访中,右向左分流(RLS)发生率为19.5%,在11±2个月时降至8.4%。10名患者(1.8%)的RLS来源被确定;肺动静脉畸形(n=4)是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装置渗漏(n=3)。所有存在额外RLS来源的患者均接受经皮治疗。在2年的随访中,16名患者(2.8%)搅拌盐水对比注射结果持续轻度阳性,没有其他明显的分流来源。

卵圆孔未闭和导致RLS的其他病变共存并不常见,但也不罕见;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接受经导管或手术干预治疗。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 Engl J Med:卒中后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有何利弊?

2017年9月,发表在《N Engl J Med.》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化、开放标签试验调查了卒中后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或抗凝vs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

Stroke:不明原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卵圆孔未闭封堵和药物治疗比较!

由此可见,不明原因卒中/TIA合并PFO患者中接受PFO封闭治疗,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缺血性卒中复发发生频率较低。房颤发生更频繁,但大多是短暂的。TIA、全因死亡或心肌梗塞没有显著差异。

JAMA:术前卵圆孔未闭是重要的围手术期中风风险因素

研究认为,术前卵圆孔未闭是重要的围手术期中风风险因素

ACC 2018:封堵vs.药物治疗,高危卵圆孔未闭隐源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孰优孰劣?

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ACC2018最新发布的DEFENSE-PFO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卵圆孔未闭(PFO)的患者在发生隐源性脑卒中后,接受封堵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2年时间内有更好的临床结局。

Eur Heart J: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与药物治疗预防隐源性卒中的比较

在隐源性卒中患者中,PFO封堵在预防进一步卒中方面优于药物治疗:对于中-大分流患者尤其如此。

Cerebrovasc Dis:卵圆孔未闭介入治疗有效预防隐源性卒中复发

卵圆孔未闭(PFO)合并房间隔膨胀瘤(ASA)患者是隐源性卒中的主要易发群体。经皮穿刺介入治疗PFO与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孰优孰劣,学界仍存在巨大分歧,研究者希望通过荟萃分析的方式,找出更为安全有效预防卒中复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