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201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3-11-01 MedSci MedSci原创

  美国内分泌学会(The Endocrine Society)专家小组近日发布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和治疗的最新临床实践指南。由于PCO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并且其临床特征多不典型,因此成为近年来生殖医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各大会议上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Richard S. Legro博士(PCOS指南制定专家小组组长)在指南的新闻发

  美国内分泌学会(The Endocrine Society)专家小组近日发布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和治疗的最新临床实践指南。

由于PCO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并且其临床特征多不典型,因此成为近年来生殖医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各大会议上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Richard S. Legro博士(PCOS指南制定专家小组组长)在指南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本次内分泌学会发布的最新指南有助临床医生和PCOS患者对这种复杂疾病有进一步的了解。

下载: 2013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部分指南推荐:

  ● 对于症状典型但激素水平测定及超声检查均缺乏阳性结果的患者,临床医生可以予以确诊。

  ● 对 于成年PCOS的诊断,指南推荐采用鹿特丹(Rotterdam)标准,即以下3项标准中需满足2项:高雄激素症,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性改变。诊 断时还需排除引起高雄激素血症的其他原因(如甲状腺疾病、高泌乳素血症和非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专家小组称青少年和绝经期妇女的诊断标准目前还 存在较大争议。

  ● 如果存在改善痤疮、多毛及无排卵的相关症状或避孕等治疗需求,建议将激素类避孕药作为拟诊为PCOS的青少年患者的一线治疗。

  ● 由于PCOS患者合并妊娠会导致相应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及先兆子痫等)的风险增加,因此专家组建议在患者妊娠前应进行BMI,血压及口服糖耐量试验等相关检查。

  ● 应将BMI和腹围作为检测代谢风险是否增加的指标,患有PCOS的青少年和成年女性发生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风险增加,因此对上述人群应常规行OGTT检查。

  ● 枸橼酸氯米芬可用于不孕患者的一线治疗,二甲双胍适用于代谢紊乱和/或血糖水平异常的患者,并且能调整其月经周期。

下载: 2013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沉痛悼念中国普外内分泌外科学奠基人之一朱预教授

  中国普外内分泌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原院长朱预教授于2013年3月30日23时14分逝世,享年86岁。他的追悼会于4月7日上午8时,在北京协和医院北区新外科楼地下一层告别厅举行。   朱预教授自1952年起,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从医60余年。他尤其擅长疑难复杂疾病的外科诊治,在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细胞移植、甲状旁腺移植、外科营养及大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诊治与研究上均作出卓越贡

中国普外内分泌外科学奠基人之一朱预教授逝世

    记者从北京协和医院获悉,中国普外内分泌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原院长朱预教授于2013年3月30日23时14分逝世,享年86岁。他的追悼会于4月7日上午8时,在北京协和医院北区新外科楼地下一层告别厅举行。  朱预教授自1952年起,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从医60余年。他尤其擅长疑难复杂疾病的外科诊治,在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细胞移植、甲状旁腺移植

总结:心脏源性分泌物质(Cardiac Secretome)汇总

    心脏不仅是一个动力器官,亦是一个内分泌组织,它可以产生和释放几百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多肽和蛋白质,总称为Cardiac Secretome。应用蛋白质组分析在细胞中约含20000多种蛋白质。目前鉴定出的分泌蛋白和多肽约有1000-2000种,约占细胞蛋白总数的 5-10%。在心肌细胞鉴定出的分泌蛋白,现在约有80-120多种,它们或有信号肽序列、或有穿膜Do

Chest:依维莫司开启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新时代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大约占肺癌的四分之一,其中中低分化患者预后差。对于早期、局限期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选择外科手术切除,但对于晚期或无法手术切除患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针对这种情况,来自意大利米兰上消化道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内科的Nicola Fazio博士等人对RADIANT-2这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了亚组分析,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4月4日的《胸部》(Chest)杂志上。作

“全程守护,得领未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为生命护航

2013年4月27日,以“全程守护,得领未来”为主题的2013第九届阿斯利康乳腺癌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来自全国的数名权威专家共同就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现状以及最新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为了增加国内乳腺癌治疗的学术交流,特别是内分泌领域的新进展交流,阿斯利康已经连续八年举办了乳腺癌高峰论坛,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参与乳腺外科、肿瘤内科学术平台的建立与发展,共同提高中国乳腺癌诊治水平和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JCO:内分泌治疗特定的不良事件或预示乳腺癌患者较佳生存结局

与内分泌治疗疗效有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相关的特定不良事件(AE)以及对循环系统中雌激素进行的清除或阻断情况。在2013年4月22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荷兰莱顿大学Cornelis J.H. van de Velde博士等人针对参与“他莫昔芬-依西美坦辅助治疗国际联合(TEAM)试验”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考察了特定AE(包括血管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