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PHARMACOKINET:对特定的败血症患者可增加利奈唑胺初始剂量使其获益

2017-06-02 MedSci MedSci原创

研究旨在评估败血症患者,糖尿病足部感染或囊性纤维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浆和间质空间流体(ISF)中的利奈唑胺药代动力学。联合分析对关节特征和疾病对血浆和靶位点暴露的影响与危重病人的剂量增强的益处。

近日,国际杂志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血浆和间质空间流体中利奈唑胺未达标的临床决定因素,并重点关注重症患者的集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研究。

本研究旨在评估败血症患者,糖尿病足部感染或囊性纤维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浆和间质空间流体(ISF)中的利奈唑胺药代动力学。联合分析对关节特征和疾病对血浆和靶位点暴露的影响与危重病人的剂量增强的益处。

采用微量渗析测定从三个临床试验中收集的血浆(n  = 1598)和皮下脂肪的ISF浓度(n  = 1430)和肌肉组织(n = 1089),其中包括接受600mg静脉注射和口服利奈唑胺的51个受试者。所有数据通过群体方法同时进行分析,并同时考虑了微透析的方法学的因素。协变量对药代动力学/药效指标AUC AUC / 100(浓度 - 时间曲线/最小抑制浓度下的面积)和fT > MIC  = 99%(未结合浓度超过MIC的时间)的影响为通过确定性和蒙特卡罗模拟进行评估。

具有非线性消除和组织分布因子的两室药代动力学模型解释了血浆和ISF浓度之间的差异,从而充分预测了所有测量值。在脓毒症患者中清除率(CL)最高(11.2 L / h,而CL Healthy / CL 囊性纤维化 / CL 糖尿病 = 7.67 / 6.87 / 6.35 L / h)。皮下脂肪的渗透ISF糖尿病患者中最低(-34.9%,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肌酐利奈唑胺的暴露进一步受清除率和总体重的影响。为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脓毒症患者中进行前载剂量和持续输液似乎是有益的。

研究分析表明,在利奈唑酮标准剂量后治疗后,一些特定的仍有肾功能的败血症患者处于没有达到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目标的风险,可以增强初始剂量使其获益。

原始出处:

Iris K. Minichmayr, André Schaeftlein. et.al. 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Target Non-Attainment of Linezolid in Plasma and Interstitial Space Fluid: A Pooled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with Focus o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lin Pharmacokinet (2017) 56: 55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7-06-04 canlab
  2. 2017-06-03 yb6560
  3. 2017-07-05 jj000001
  4. 2017-06-04 qixiaotong123

    耐药太多,本监护对舒普深和泰能已经耐药了。

    0

相关资讯

利奈唑胺诱发低血糖症一例

病例介绍 患者男,年龄64岁,患有糖尿病,因持续低血糖而被退伍军人事务部Ann Arbor医疗中心收入院。4个月前,患者右小腿伤口周围发生蜂窝织炎,遂住院接受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舒巴坦的经验性抗菌治疗。血培养发现A群链球菌后,改用先锋霉素Ⅴ治疗。出院时,医生为该患者开具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处方。患者在家中恢复了降糖药物治疗:早上注射中性鱼精蛋白锌(NPH)胰岛素25 U,晚上注射30 U,格列

利奈唑胺治疗是预测MRSA肺炎治疗成功的**可干预变量

Aisling R. Caffrey博士     研究者在全美退伍军人事务部(VA)医院MRSA 肺炎患者的队列中发现,利奈唑胺治疗是预测临床治疗成功的唯一可干预变量。     罗德岛大学药学院的Aisling R. Caffrey博士在年度抗微生物制剂与药物治疗跨学科会议上指出:“在美国,肺炎在感染疾病相关死亡原因中列首位,但对于M

利奈唑胺对MRSA肺炎肥胖患者的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抗微生物制剂和化疗跨学科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美国全国回顾性队列分析显示,利奈唑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肥胖患者的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在该研究中,49例体重指数(BMI)≥30 kg/m2的患者通过静脉或口服方式接受600 mg(标准剂量)利奈唑胺治疗,每12 h给药1次。740例患者接受标准剂量万古霉素治

NEJM:药物利奈唑胺或可治疗广泛的耐药性结核病

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EJM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揭示了,药物利奈唑胺(linezolid)对于治疗广谱耐药性的结核病(TDR-TB)表现出了明显的疗效,而且很少有病人产生耐药性。该药物是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然而接受该药物治疗的病人有82%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良事件,可能是由于服用药物的关系。 XDR-TB是一种至少对当前4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产生耐药的一种肺结核疾病,尽管该类疾病非常罕见,但是世界

Lancet Infect Dis:新型抗生素tedizolid疗效不劣于利奈唑胺(ESTABLISH-2试验)

tedizolid(商品名:Sivextro,曾用名:TR-701)由Cubist制药公司开发,是一种恶唑烷酮类抗生素。Sivextro是一种前药,在体内可被磷酸酶迅速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tedizolid。后者能够和细菌的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尽管自2000 年辉瑞的同类抗菌素利奈唑胺获得美国FDA批准以后,至少有10个同类化合物进入临床,但Sivextro是第一个获得F

Br J Clin Pharmacol:肾功能受损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是否调整剂量?

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治疗最重要的不良反应之一。利奈唑胺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差异不同,但提示与肾功能受损相关。2017年2月,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利奈唑胺的药效学机制(骨髓抑制或血小板破坏增加),以及肾功能受损对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