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我心中的心脏康复

2017-11-11 心专列 《心脏专列》

不得不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吃饱穿暖之后,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什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呢?其实就是获得更高质量、更有尊严的生命。而这不再只是曾经特权阶级的追求,比如我们对心脏康复的重视就体现这一点。本期“院士谈心”,我们一起跟随葛院

不得不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吃饱穿暖之后,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什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呢?其实就是获得更高质量、更有尊严的生命。而这不再只是曾经特权阶级的追求,比如我们对心脏康复的重视就体现这一点。

本期“院士谈心”,我们一起跟随葛院士的视角,谈谈他心中的心脏康复。

一劳永逸?如何抚平受伤的心

实际上心脏康复和汽车保养是一样的道理,心脏受伤要维修,做了手术,换了瓣膜,装了支架…...但是这并不是一劳永逸了,维修后的保养和慢慢的恢复都非常重要。那我们现在所讲的心脏康复,是不是原来我们传统概念中的买几个老母鸡炖炖吃或者躺着不要动,每天散散步就可以呢?是不是吃得好一点,补充补充蛋白质就是康复了呢?远远不是!

循序渐进:规范程序做保障

现代心脏康复有一整套的规范程序,循序渐进地从弱到强,从少到多进行一个量化的康复训练。而且这个康复训练专门有一个量表,比如告诉你心肌梗死以后,在两个周之内可以参加什么样强度的运动,然后逐渐增加强度,出院之前再给患者一个整体评估,通过运动平板试验来查心脏负荷等。

全程管理,院内外双管齐下

院内康复固然重要,但是院外也不能放松,心脏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我们的心脏呢!所以院内心脏康复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是一部分,出院后在家的康复同样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医生提倡的全程化管理。日常除了管理使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要控制情绪,进行适量运动,控制饮食摄入,千万别暴饮暴食。另外在心脏病康复期间,什么时候可以爬山,什么时可以坐飞机,这都涵盖在心脏康复中。

人文关怀——康复的核心是医人

医病还是医人?相信很多医生都不曾怀疑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由于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现在的很多医生只能做到医病,不过这并不能阻挡“白衣战士”向着“医人”这个理想迈进。葛院士在最后分享的故事中也正是表达了这一点,心脏康复的全程化管理,核心是以人文关怀为准则,给患者一个健康的生活。

作者:心专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7-11-11 changjiu

    学习一下谢谢

    0

相关资讯

Plos One:现代心脏康复是否仍然有效?

心脏康复(CR)的有益作用近年来受到了一些挑战,因此,调查现代心脏病学中现有的CR方案是否仍然有益于患者迫在眉睫。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非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研究者们对Medline、Embase、CINAHL、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科学)、CIRRIE和Open Gray进行了检索。根据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重大指导性指导变化,从2000年起征聘的非随机研

动静结合、形神共养,这种运动方式有助于心脏康复

现代心脏康复包括临床评估、优化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康复治疗、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等,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中医康复学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创造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发挥中医药学及其养生康复学的优势,形成我国独有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具有重大意义。复合评价 复合评价是应用中、西医

王乐民:病人不主动,医生也没办法!

“心脏康复对发生疾病的患者强调最大限度地全程跟踪与功能恢复,应贯穿患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医疗过程的始终。心脏康复的开展是从局部疾病的管理走向患者全身的管理,包括对疾病的整体控制和对健康的管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乐民教授表示。

中国大型现状调查报告显示—— 心脏康复 医患都做得不够

10月13日,第28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7和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7在京开幕。中国首个大型心脏康复认知调研结果在第28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公布。结果显示,83%的公众不熟知心脏康复,仅有25%的医生经常进行心脏康复的实践。同期发布的中国医院心脏预防康复治疗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能提供心脏预防康复服务的医院数量和质量欠缺。

我国已建成五百多家心脏康复中心

5年前,我国心脏康复中心只有5家,到今年心脏康复中心增加到了500多家。

调查:心脏康复, 医患都做得不够

10月13日,第28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7和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7在京开幕。中国首个大型心脏康复认知调研结果在第28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公布。结果显示,83%的公众不熟知心脏康复,仅有25%的医生经常进行心脏康复的实践。同期发布的中国医院心脏预防康复治疗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能提供心脏预防康复服务的医院数量和质量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