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Gastroenterology H:炎症性肠病发病风险与疾病表型之间的相关性

2022-01-1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疾病,是起始于胃肠道黏膜的炎症。炎症可出现在消化道的任何部分,从口腔到肛门,例如直肠或小肠。

      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统称为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其特征是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蒙特利尔分类法将CD分为疾病的表型行为(非限制性和非穿透性、限制性、穿透性和肛门周围疾病)和位置行为(回肠、结肠、回结肠和上消化道疾病两类。UC也根据疾病范围分为几种亚型(直肠炎、左侧或广泛UC)。疾病表型带有重要的预后信息,如手术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在临床中用于指导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治疗。然而,目前还不清楚环境风险因素是否会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研究已知的CD和UC的环境风险因素是否因疾病表型的不同而不同。

      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护士健康研究 (NHS)、NHSII 和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 (HPFS) 的 208070 名成年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基线时和以及每 2-4 年从所有患者中获得饮食、生活方式和医疗数据。通过病历审查确认了炎症性肠病 (IBD) 病例及其表型。最后使用似然比检验测试了 CD 亚型之间的异质性,并使用元回归方法测试了 UC 亚型之间的线性异质性。

 

      研究结果发现在 5117021人年的随访中出现了 346 例 CD 和 456 例 UC。纤维摄入与回结肠风险降低有关,但与回肠或结肠 CD 无关(P= 0.04)。体力活动与非狭窄性、非穿透性 CD 的风险降低相关(P= 0.02)。较高的 BMI 和当前吸烟与直肠炎和左侧 UC 风险降低相关,但与全结肠病变UC无关(P= 0.004)。其他风险因素经过相关性分析后发现与 CD 和 UC 风险之间的关联没有因疾病表型而异(P> 0.06)。

 

      本项研究发现在三个大型前瞻性队列中,IBD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可能因疾病表型而异。这些发现强调了在未来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对疾病分层的必要性。

原始出处 :

Emily W. Lopes. Et al. Risk Factors for Inciden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ccording to Disease Phenotype.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GH: 活跃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有助于炎症性肠病中的抗TNFα的治疗效果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以抗TNF-α单克隆抗体(mAb)为代表的一大批可溶性配体靶向药物显着改善IBD患者的缓解和维持疗效。

IBD: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炎性肠病又称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AP&T: 饮酒量和炎症性肠病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IBD: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炎症性肠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IBD: 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营养不良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由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通常指的是起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

Clin Gastroenterology H: COVID-19疫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有效且与疾病恶化无关

新冠肺炎一般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