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S 2016:再谈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附2521例报告)

2016-08-12 MedSci MedSci原创

导语:2016年第13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陈开、郑江华、朱彦彬、雍熙、汪海飞、陈志龙、尹洪顺做了关于微创治疗的报告。以下是小编在会议上发回的消息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多发病,全国约有1亿例患者,在血管外科中占90%以上。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方法有:支持治疗

导语:2016年8月11-14日,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共同主办的2016年第13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梅斯医学也有幸参与了本次盛会。

在今天(8.12日)的大会现场,来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陈开、郑江华、朱彦彬、雍熙、汪海飞、陈志龙、尹洪顺做了题为——《再谈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附2521例报告)》的精彩演讲,下面是梅斯医学小编从大会现场传回来的精彩报道。

一、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多发病,全国约有1亿例患者,在血管外科中占90%以上。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方法有:支持治疗 弹力绑带、弹力袜
     药物治疗 迈之灵、爱脉朗、地奥司明、消脱止……

2.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局部剥脱术:复发率约50%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复发率约30%~40%
大隐静脉分段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
某些地区或医院仍在进行的手术,复发率约20%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复发率约5%~10%

3.近10多年微创技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主要方法。

二、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有如下几种:

1.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
2.静脉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cclusion,VNUS Closure system)方法与激光治疗类似。但手术探头价格昂贵。主要针对大隐静脉主干,直径分别小于8mm和10mm,临床分级(CEAP)2级以内。
3.透光直视旋切术(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处理曲张静脉团块(TriVex手术)
4.腔镜交通支手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处理交通支
5.微波治疗
6.近几年开展的环状激光

其他微创技术:
1.泡沫硬化剂(安束喜,聚桂醇)注射治疗
2.曲张静脉团块的皮下连续缝扎
3.电凝治疗,点式剥脱等

注:透光直视旋切术(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又称TriVex手术,是2002年开始在国内开展并逐渐推广的一项微创技术。200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采用该术式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521例(2907条肢体),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三、病例展示: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共2521例(2907条肢体),男1281例,女1240例。年龄20~87岁,平均50.6岁。病例1~41年,平均11.2年。

2907条肢体中伴:
小腿皮肤色素沉着1251条慢性静脉溃疡464条
皮肤湿疹样改变362条,小腿蜂窝组织炎132条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3条

病例选择标准:全组患者均有明确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无明显下肢肿胀病史,术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证实深静脉通畅

2.方法
手术采用美国Smith Nephew(施乐辉)公司的TriVex系统( Ⅰ、Ⅱ代),主要由TriVex旋切刨刀和待灌注的冷光源组成。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首先按传统方法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然后行TIPP手术

具体步骤:
(1)采用仰卧位:患肢抬高30°,关闭手术室无影灯。
(2)切口设计:通常在曲张静脉的近远端各切一小口(约2~3mm),分别插入旋切刀头和冷光源,切口可交替使用。
(3)充盈麻醉:将TriVex带灌注的冷光源通过小腿部头端小切口插入曲张静脉下方约3~4mm,注入麻醉肿胀液以显现曲张静脉的范围和轮廓。
(4)TriVex刨刀切除:通过小腿另一切口插入旋切刀头,将曲张静脉碎解后吸出。
(5)再次充盈麻醉:曲张静脉旋切吸出后,亿麻醉肿胀液彻底冲洗创腔,用创可贴封闭切口,以弹力绷带包扎患肢,维持48~72小时。

结果:
1.每条肢体进行透光旋切时间为6~52分钟,平均23分钟。手术切口2~16个,平均5.8个。术后卧床1~6天,住院3~17天,平均6.2天。
2.本组病例(2907条肢体)术后出现:
3.小腿蜂窝组织炎31条(1.07%),其中6条感染、化脓。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条(0.24%),其中,3条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5.肢体局部血肿226条(7.77%)。
6.2521例病人中有2293例(2625条肢体)获得随访,随访率90.96%。术后随访6月~6年,平均12.6个月。

随访结果:
1.423条肢体溃疡术后1~3月内溃疡愈合
2.1138条肢体皮肤色素沉着术后减轻
3.335条小腿皮肤湿疹,230条好转,105条痊愈
4.26条肢体于术后见小腿浅静脉少年复发(或残留),复发率位0.99%

讨论:
1996年TIPP技术问世,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国内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首先开展并推广此项新技术。该技术适应症广,适用于深静脉通畅的全部浅静脉曲张病例

开展该手术13年,总结其优点如下:

1.TIPP术是在直视下将曲张静脉完全切除,手术彻底,不易遗漏。复发率低
2.切口少而小,小腿部切口仅2~3mm,无需缝合,具有美容效果。对女性局限性肢体静脉曲张有独特的优点。
3.手术时间短,一般单侧肢体仅需40~50分钟
4.创伤小,术后恢复快,3天即可出院。
5.适应症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曲张静脉以及曾接受过注射治疗的曲张静脉。
6.避免在皮肤病变(如溃疡、湿疹等)区域做切口,可减少术后切口不愈或感染的机会。
7.通过对慢性溃疡基底部和周边曲张静脉的彻底切除,可加速溃疡愈合。

几点体会:
1.旋切+激光(或泡沫硬化剂
2.腹股沟切口待冲洗挤压后最后缝合
3.严重病变旋切后再点式剥脱
4.足部严重病变激光闭合后再缝扎

TIPP术也存在一下缺点:
1.需要特有的设备,价格昂贵,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2.术中出血较多
3.术后血肿形成、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4.病人的经济负担增加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观察,教授们认为TIPP术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较理想且安全的术式,曲张静脉越明显(呈团块状)及伴有慢性静脉溃疡者,越适宜本术式。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上海中山医院成功开展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

5月23日,79岁高龄的顾阿婆(化名)开心地向中山医院心外科医护人员道别,困扰她多年的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已经根治,更让她和家人惊喜的是身体的恢复情况:术后2天下地行走,6天出院! “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置换瓣膜,但这种方式需要将胸骨正中锯开,还需要体外循环支持,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尤其是老年患者,还要承担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

季加孚:肿瘤外科的微创时代

第九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27日的开幕式上,本届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就肿瘤外科微创的未来进展进行了报告。Everything is changing.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所患的疾病也发生着变化。由过去的传染性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到现在的慢性

FDA警告后微创子宫切除术数量减少

Am J Obstet Gynecol:自FDA指南发布以来越来越少的女性接受微创子宫切除术自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警告反对使用称为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据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密歇根接受子宫肌瘤分碎术后的女性再入院率增加了15%,术后主要并发症增加了27%。2014年4月FDA首次发布安全通告后,密歇根地区接受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人数下降了1.7%。该研究结果现

StrokeSmart:你知道什么是微创治疗颅内出血的阿波罗手术吗?

颅内出血是最严重的一种卒中类型。Stony Brook大学医疗中心神经介入放射的David Fiorella医生解释:阿波罗系统这种新型微创设备是怎样帮组这类卒中幸存者的?StokeSmart:什么是颅内出血?David Fiorella:颅内出血(ICH)或脑内出血是最严重的卒中类型。ICH患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没有特效的药物或手术干预能改善ICH患者预后。因此,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颅内出

JCO:微创手术治疗子宫癌没问题!

 对于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大多数被诊断为子宫癌症的患者接受子宫切除手术,这些患者往往还要联合接受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有时还要接受淋巴切除术。传统上,这一步骤大多数是通过中线剖腹探查术进行的,并且和围术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尽管微创手术治疗子宫癌有着潜在的益处,但是目前仍缺乏基于人群水平的数据来研究这一过程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研究微创手术的应用以及微

Orthopedics:腰椎融合术 vs 减压术,术后椎旁肌萎缩比较

近期发表在Orthopedics的研究称,腰椎融合术与减压术相比,术后椎旁肌萎缩(PMA)体积更高。研究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最终纳入了12篇研究,涉及529名患者,其中有365名患者进行了腰椎融合术,164名患者进行了腰椎减压术(未融合)。研究者发现,腰椎融合术与减压术相比,患者术后PMA体积更高;此外,对腰椎融合术组的患者根据是否微创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微创组的术后PMA显著低于非微创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