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ney Int:肾脏衰老的相关机制

2017-07-24 MedSci MedSci原创

流行病学、临床和分子学证据研究表明,老化是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老化的肾脏发生许多复杂的变化,这些都导致了易患肾脏病变。这一过程潜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未来治疗肾脏疾病的策略目标。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Kidney Int上的研究总结了有关肾衰老表型的细胞和分子过程。肾脏衰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与其结构相关的是功能性肾单位的丧失。此外还与一些不同的作用机制相关,例

流行病学、临床和分子学证据研究表明,老化是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老化的肾脏发生许多复杂的变化,这些都导致了易患肾脏病变。

这一过程潜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未来治疗肾脏疾病的策略目标。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Kidney Int上的研究总结了有关肾衰老表型的细胞和分子过程。

肾脏衰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与其结构相关的是功能性肾单位的丧失。此外还与一些不同的作用机制相关,例如足细胞肥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渐进的微血管稀释。

急性肾损伤后,肾功能的恢复在老年患者中明显减低。这种再生潜能的下降(一种老化过程的标志)可能是由细胞衰老引起的。衰老细胞的积累可以解释肾脏不足的修复能力和功能损失,这一观点也已经通过最新的研究得到证实,即去除衰老细胞可以缓解肾脏的衰老。

此外,自噬的变化也作为干扰肾脏应激反应和功能的重要机制,其是炎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这些老化相关问题的一些治疗措施包括热量限制的模拟物,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旨在减少衰老细胞数目达到减少肾脏老化相关疾病的新疗法。

原始出处:
Schmitt R, Melk A.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nal aging. Kidney Int. 2017 Jul 17. pii: S0085-2538(17)30306-X. doi: 10.1016/j.kint.2017.02.03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07-28 海之蓝

    学习学习

    0

  2. 2017-07-26 gwc389
  3. 2017-07-24 130****4638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钠摄入量与心血管和肾脏疾病远期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钠摄入量的降低已经显示与降低血压呈相关性,但是在既往研究中其与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结局相关的数据是不一致的。 在这些研究中,通常使用单次基线测量来估计钠摄入量,考虑到钠摄入量和钠排泄量的日常变化,钠摄入量可能不准确。 本次研究比较了单次和重复随访的24小时尿样对钠摄入量与长期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关系的影响。本研究纳入了1998 - 1999年间的门诊eGFR> 60 mL / min的成人受试者,

Circulation:钠盐摄入量,怎么评估才准确?

我们通常认为,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可以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但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发现,钠盐摄入对心血管和肾脏所带来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在之前的研究中,通常使用单次基线测量来估计钠的摄入量,但考虑到钠摄入量和排泄量的日常变化,这种评估方法可能准确性欠佳。在这项研究中,比较了每日单次测量钠摄入量和24小时内重复随访尿样的不同监控方法,来评估钠的摄入和长期心肾影响之间的关系。

患者是医生 本可保住的肾为何丢了?

患者是名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夜班时突然发热、腰痛、尿急、尿痛,尿常规检查后考虑泌尿系感染,服用消炎药后好转,仍然照常上班忙忙碌碌,之后复发继续服用消炎药后症状消失,就这样经常反复发作,但每次犯病从未进行过仔细检查,时好时坏的经过了10年,腰痛越来越厉害,最后甚至丢掉了本来可以保住的一个肾脏。该患者到底为何病?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刘女士本人是一位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要经常出门诊、做手术、还要值夜

开滦研究:收缩压变异增加肾脏损伤风险

开滦总医院吴寿岭、施继红等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短时收缩压变异或会对老年人群肾脏造成损害。研究显示,长时收缩压变异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ALBU)均无线性线性相关,而24小时收缩压变异指标、日间收缩压变异指标均与eGFR成负相关

JASN:GFR降低对心血管和肾脏的影响孰大孰小?

目前关于早产儿死亡和ESRD所致健康损失的负担已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明确,但是因GFR降低所致心血管疾病负担却知之甚少。而2017年7月在JAS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研究了从1990年至2013年6个不同点、188个国家的GFR降低至3、4、5级(无RRT)的患病率。

Arthritis & Rheumatol:肾脏受累及抗双链DNA升高为SLE疾病活动的预测指标

据Arthritis & Rheumatism. 6月10发布的研究称,肾脏受累和抗双链DNA水平升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