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 2014:3D+RBV治疗HCV1型感染非肝硬化者SVR率高

2014-05-13 佚名 丁香园

非初治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如何,与该患者既往治疗史有关。之前治疗过程中对聚乙二醇干扰素(IFN)/利巴韦林(RBV)无应答反应者,其接受再治疗的效果最不理想。为此,AbbVie和Enanta正稳步推进“丙肝鸡尾酒疗法”,其中包括了ABT-267、ABT-333和ABT-450。 三种药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ABT-450是一种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由AbbVie和En

非初治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如何,与该患者既往治疗史有关。之前治疗过程中对聚乙二醇干扰素(IFN)/利巴韦林(RBV)无应答反应者,其接受再治疗的效果最不理想。为此,AbbVie和Enanta正稳步推进“丙肝鸡尾酒疗法”,其中包括了ABT-267、ABT-333和ABT-450。

三种药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ABT-450是一种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由AbbVie和Enanta研发,常用给药方案为利托那韦(r)100mg+ ABT-450;ABT-267是一种NS5A抑制剂;ABT-333是一种NS5B RNA聚合酶抑制剂。三者都能够中断HCV复制过程。

德国Zeuzem等进行了一项III期无干扰素临床试验,旨在评估ABT-450/r/ABT-267+ABT-333+RBV(即3D+RBV)方案对有过IFN+RBV治疗史、HCV基因1型感染的非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为一个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所招募研究对象为IFN/RBV治疗复发者、部分反应者以及无应答反应者,将其随机(按3:1比例)分为A组和B组。A组接受的治疗为3D+RBV方案,即ABT-450/r/ABT-267(150 mg/100 mg/25mg QD)+ ABT-333(250mg BID)+RBV(按体重给药);B组为配对安慰剂对照组。两组治疗时间为12周。

所招募患者中有297例接受3D+RBV方案,97例使用安慰剂对照。结果显示,A组获得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12)者占96.3%(286/297),2.4%患者病毒学治疗失败;在IFN/RBV治疗复发者、部分反应者和无应答反应者这三个人群中,获得SVR12者比例分别依次为95.3%、100%和95.2%;HCV 1a型和1b型感染患者的获得SVR12者比例相当,分别为96.0%和96.7%。

A组和B组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AEs)为头痛(36.4%)和疲劳(35.1%);两组中不同AEs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中、重度AEs也没有比B组更多见;两组因AEs而中断治疗的比例分别为1.0%和0%。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过治疗史(包括之前治疗无效者)、HCV基因1型感染的非肝硬化患者而言,采用抗病毒多靶向联合用药方案3D+RBV可获得较高的​​SVR12比例,同时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比例也较低。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4-05-15 ymljack
  2. 2014-05-15 kord1983
  3. 2014-05-15 w363522450
  4. 2014-05-15 lq1771

相关资讯

EASL 2014:FIB-4I评分可用于门诊肝硬化患者危险分层

全球慢性肝脏疾病发病率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直至肝病晚期时,慢性肝脏疾病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而未能被早期发现。因此很有必要利用简单而准确的方法筛查出可能发展为晚期肝病的患者。 经验证,FIB-4(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4 factors)和APRI评分是晚期肝病的良好评价指标。Nguyen教授为了验证FIB-4和APRI评分与慢性肝脏疾病的进展的相关性,进行

EASL 2014:骨髓内皮祖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可行

在急慢性肝病的动物模型中,骨髓内皮祖细胞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并提高生存率。本I-II期临床实验旨在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自体骨髓内皮祖细胞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效益。 研究选取了Child-Pugh大于7分的肝硬化患者,抽取50ml的骨髓进行体外分化及提纯内皮祖细胞,然后把50ml的内皮祖细胞注入肝动脉,随访12个月。 结果发现,共评估的14位患者中(Child-Pugh 9,MELD

EASL 2014: 超声剪切成像对肝硬化诊疗价值显著

超声瞬时成像技术是临床显著门脉高压的非侵入性评价手段,但对于进展期肝硬化患者的评估,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并且精确度会大大降低。超声剪切成像技术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十分有应用前景,能够与超声瞬时成像技术相媲美甚至更优,但是它对临床显著门脉高压(CSPH)的临床诊疗价值还没有得到系统的评估。 本项研究旨在从两方面比较两种技术对肝硬化患者的预测及评估价值:1、超声剪切成像技术与超声瞬时成像技术的应用 2、

EAS L2014:Lifetouch可识别肝硬化晚期失代偿高危患者

晚期肝硬化患者因其他疾病而再入院接受治疗的情况很常见,对这些患者基于信息技术而进行简单的病情社区监控,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干预。心率变异性(HRV)可视作表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金标准测量指标,在肝硬化及其预后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相关报道。 然而,晚期肝硬化患者的相关研究有限,尚缺乏连续测量的研究。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Chatterjee等采用无线监控技术设备Lifetouch®对晚期肝硬化患者

EASL 2014:白蛋白输注不改善合并细菌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生存

白蛋白输注能有效提高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但它对合并细菌感染(不包括自发性腹膜炎)的肝硬化患者的作用尚未明确。法国贝桑松明热斯医院Thevenot等对此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其结果在2014年4月9日至4月13日的EASL2014会上公布。 研究共纳入191名肝硬化患者(涉及25个研究中心,男性占68%,年龄平均55岁,92%为酒精性肝硬化),纳入标准为Ch

EASL 2014:抗凝治疗不影响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预后

近期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的高凝状态是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因此多采用抗凝治疗。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则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对于抗凝治疗是否会影响这类患者的预尚不知晓。 该研究纳入了52位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14位因门静脉血栓接受抗凝治疗,其余38位则因其他病因接受抗凝治疗。 研究匹配了104位未接受抗凝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以肝硬化程度、年龄、性别、上消化道出血来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