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房颤发生

2015-12-28 phylis 译 MedSci原创

目前的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脏手术后房颤(AF)和卒中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β受体阻滞剂是否能降低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研究者从灾难性疾病患者记录这个全国性的数据库确定1995到2008的患者,这些患者几乎100%接受透析治疗。应用倾向得分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新发房颤的危险比(HR)。在100066例患者中,41.7%接受β受体阻滞剂。随访中位数为15

目前的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脏手术后房颤(AF)和卒中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β受体阻滞剂是否能降低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

研究者从灾难性疾病患者记录这个全国性的数据库确定1995年到2008年的患者,这些患者几乎100%接受透析治疗。应用倾向得分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新发房颤的危险比(HR)。

在100066例患者中,41.7%接受β受体阻滞剂。随访中位数为1500天,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新发AF的发病率显著降低(HR  : 0.483,95%CI:0.437-0.534)。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新发房颤预防明显改善。在亚组分析中,AF的预防效果较为稳定。

总之,β受体阻滞剂似乎是ESRD患者一级预防房颤发生的有效方式。因此,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预防房颤的发生。

原文出处:

Lin TT, Chiang JY,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beta-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undergoing dialysis.  Sci Rep. 2015 Dec 8


作者:phylis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一周研究进展荟萃:让你知识满满!

通宵工作 癌细胞 β受体阻滞剂 睡眠 阿片类药物 心衰 动脉硬化

JACC:急性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对生存率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MI)后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在临床实践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往往比那些在随机试验确定其使用效果的剂量大大降低。该研究评估了急性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与生存的关系,假设到了高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将提高生存率。一个多中心注册登记了连续70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人员将出院后β受体阻滞剂剂量索引到在随机临床试验中使用的目标的β受体阻滞剂剂量,分组为>0%至1

JAMA Intern Med: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风险大

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剂的策略是减少不良事件风险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的基线风险,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能会有所不同。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风险。该研究以住院记录和院外药物治疗使用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利用一项丹麦的全国队列研究进行了调查,该研究的参与者为至少使用2种降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或肾素-

非心脏手术患者的高血压治疗 无需β受体阻滞剂?

无高血压并发症的非心脏手术患者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如何?近期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的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研究者们对丹麦无并发症高血压队列患者的入院和出院药物使用记录进行了分析,这些患者至少接受两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断剂),并于2005年至2011年

心衰伴房颤患者,β受体阻滞剂仍是治疗的“基石”吗?

去年9月2日,《柳叶刀》(Lancet)杂志在线刊出一项多国联合研究显示,在心力衰竭(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未降低全因死亡率。欧美指南均建议,无论是否存在房颤,症状性心衰患者都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该研究显示,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不应再将β受体阻滞剂视为改善预后的标准治疗。 这一研究刊出后,在国内外心血管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今年4月25日,Lancet杂志又刊出两位读者

降压类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汇总 !

高血压的现代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使用。 1. 利尿药 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 12.5毫克/次  每日1~2次。 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 25~50毫克/次 每日1次。 螺内酯(噻嗪类利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