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肿瘤细胞种子土壤学说被阐释

2014-05-27 MedSci MedSci原创

最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教授宋尔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解答了一个百年多来困扰医学界的“种子土壤学说”问题。该项研究近日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杂志《癌细胞》上正式发表。“种子土壤学说”,即肿瘤细胞“种子”的生长,需要合适的肿瘤微环境的“土壤”。而恶性肿瘤的“种子”是否会反过来影响其生长的“土壤”,形成促进肿瘤转移的恶性循环呢?宋尔卫教授课题组通过乳腺癌细胞株和人原代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首次揭

最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教授宋尔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解答了一个百年多来困扰医学界的“种子土壤学说”问题。该项研究近日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杂志《癌细胞》上正式发表。

“种子土壤学说”,即肿瘤细胞“种子”的生长,需要合适的肿瘤微环境的“土壤”。而恶性肿瘤的“种子”是否会反过来影响其生长的“土壤”,形成促进肿瘤转移的恶性循环呢?

宋尔卫教授课题组通过乳腺癌细胞株和人原代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首次揭示发生了EMT的乳腺癌细胞比未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更具有激活巨噬细胞的优势;炎症因子芯片检查发现,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GM-CSF,以及大量代谢产物乳酸,共同激活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又可分泌趋化因子CCL18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EMT和分泌细胞因子GM-CSF,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环路。




该研究阐明了在非可控性炎症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可塑性与炎症细胞激活状态之间的互动机制;为发展针对肿瘤微环境的乳腺癌新型靶向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特别是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均不敏感的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此外,该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发生EMT时,IL-8、GROs等细胞因子表达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对肿瘤血管形成、粒细胞浸润等肿瘤微环境改变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这为乳腺癌转移机制的深入探索和治疗新靶标的发现提供了新思路。

原始出处:

Shicheng Su, Qiang Liu, Jingqi Chen, Jianing Chen, Fei Chen, Chonghua He, Di Huang, Wei Wu, Ling Lin, Wei Huang, Jin Zhang,Xiuying Cui, Fang Zheng, Haiyan Li, Herui Yao, Fengxi Su, Erwei Song.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between Mesenchymal-like Cancer Cells and Macrophages Is Essential to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Cancer Cell, 12 May 2014; DOI: 10.1016/j.ccr.2014.03.021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4-12-04 维他命
  2. 2014-05-28 faustine

    为真正搞科研的中国人赞一个!也对我的研究起了很大启示作用!

    0

相关资讯

Cancer Cell:新研究发现与白血病有关的肿瘤干细胞

英国研究人员及其国际同行15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与一种白血病有关的肿瘤干细胞。这类细胞是支撑肿瘤细胞生存和扩散的“罪魁祸首”,识别出它们有助于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在肿瘤及癌症中,总有一小部分细胞像干细胞那样在促使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近年来,研究人员曾先后发现了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关的肿瘤干细胞。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和瑞典等国同行在美国新一期《癌细胞》杂志上报告说,

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

多种抗肿瘤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止痛治疗、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

JCO:肿瘤消退分级量表可以预测直肠癌长期预后

近期,根据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后,一种三层肿瘤消退分级量表可有效地预测远端转移风险和DFS。 Emmanouil Fokas教授(德国Frankfurt大学放疗和肿瘤学)和同事们之前报告了关于肿瘤消退分级对经术前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的数据,这些患者被纳入CAO/ARO/AIO-94试验。 在当前的研究中,Fokas和同

JCO:肿瘤患者发热性中性细胞减少,抗生素单药还是联合?

发热性中性细胞减少(febrile neutropenia, FN)是肿瘤化疗患者中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限制了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的用量和连贯性,从而影响化疗疗效,部分患者常因此而推迟或中断治疗,使疗效大大降低,甚至使患者并发重度感染而死亡。 经验性抗生素单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发热性中性细胞减少肿瘤患者的标准治疗,但由于多重耐药(MDR)菌引起的感染率升高,这种方法可能显得不足。 一项近期发

十三大类抗肿瘤药物靶点汇总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任重而道远。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殖,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异常信号系统靶点的特异性新一代抗肿瘤药物。不同于传统细胞毒药物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靶点特异性抗肿瘤药

RadioGraphics: 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被Science杂志列为201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第一位,被Nature杂志列为2014年最值得期待的十大进展之一。在即将召开的ASCO会议,肿瘤免疫治疗也是最值得关注的进展之一。在很多免疫检验点类抗体的临床试验中,出现了以前不常用的一个肿瘤疗效评价标准irRC。今天借此机会介绍肿瘤治疗疗效评价的标准的发展并重点介绍irRC。 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