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忠教授:全国第五次HP共识常见问题解读

2018-04-02 消化客 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

在江苏省医学会HP与胃肠道微生态学组成立大会上,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刘文忠教授为我们解读了全国第五次HP共识常见问题。此次共识与国际接轨,突出了重点且更科学,但也可能出现内容的遗漏、操作性不佳等问题。刘教授针对HP根治与否、HP的检测、治疗及传播等问题做了相关的解读。

在江苏省医学会HP与胃肠道微生态学组成立大会上,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刘文忠教授为我们解读了全国第五次HP共识常见问题。此次共识与国际接轨,突出了重点且更科学,但也可能出现内容的遗漏、操作性不佳等问题。刘教授针对HP根治与否、HP的检测、治疗及传播等问题做了相关的解读

首先为根治方面的问题。刘教授认为HP日后的感染与长期预后难以预料,提倡行相关检查及根除治疗。高危人群的适应症问题,需要根据疾病情况、病理分类情况等进行个体化处理。不同HP菌株的毒性虽存在差异,但几乎均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不存在无毒的菌株。HP菌株好坏之争已结束,David Y Graham教授在1997年发表的观点认为唯一好的HP是死的细菌,并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治疗所有感染者除非有抗衡因素;而曾经认为HP菌株有好坏之分的Martin J Blaser教授感染已在2016年改变自己的观点,即HP在年长儿童和成人是致病菌,对年幼儿童可能潜在有益。HP诱发胃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个体发育占主要原因,细菌毒力占次要,不能因为HP细菌毒力低就不对其进行根除。感染个体遗传差异比HP毒力基因差异在胃癌的发生中更重要。

其次是检测问题。由于个体间胃蠕动快慢、PH值高低、尿素酶活性等不同,故呼气值与细菌量不完全呈线性关系。若呼气试验阴性,病理检查阳性,应考虑病理检测是否可靠、呼气实验是否存在假阳性,两者相悖的情况是可能出现的。因呼气试验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故数值阴性不能严格排除HP感染。呼气试验数值与细菌数量不完全呈线性关系,仅反应HP阳性,所以不代表治疗后的细菌比治疗前更多。对于呼气试验值高容易治疗还是低较容易治疗这一问题,目前没有相关研究,但数值高低与细菌数量多少并没有绝对的线性关系,只有当患者多次治疗且呼气试验数值接近临界值时,治疗效果可能不佳。C13和C14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仅几个小时,不存在蓄积情况。

在有关治疗的问题。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耐药及耐受性、初次治疗与否、经济条件等,因而不存在哪种方案绝对最好。单从效果来讲,若青霉素不过敏,尽量用包含青霉素的方案;尽量选择两种均不耐药组合的同时结合个体化。在HP的根除治疗中,我们遵循联合铋剂使用不超过14天这一原则。根除了HP之后,若消化不良症状未见好转,提示其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畴。孕妇根除HP尽量选择含阿莫西林,PPI非奥美拉唑的方案。甲硝唑和呋喃唑酮联合使用时不能饮酒。

HP在口腔中不致病,因而口腔问题并非由HP引起。对于口腔HP对根除治疗复发等方面的影响,需明确HP是否能在口腔中定植及HP是暂时还是长期定植,该此问题存在争议性。综合来讲,刘教授本人更偏向于反对,他认为只有确定口腔内的HP较胃内的更难根除,才能支持口腔HP引起根除复发这一观点,然而国外有很多研究提出口腔HP较胃内HP容易根除。HP引起口臭的问题也有人提出,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若直接对口臭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且抗HP治疗后口臭缓解,不能排除是抗生素对口腔细菌的作用产生的效应。

最后是HP的传播问题。细菌主要经过三种途径:口—口、粪—口、胃—口,但因HP在空气中长期暴露后活性的降低,故刘教授认为粪—口、胃—口的传播途径意义不大。口—口传播也包括大人传播给小孩、夫妻间的传播或多子女家庭内小孩间的传播。刘教授指出,日本的消灭HP措施值得我们借鉴,提示我们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对不良的用餐家庭和阶级进行宣讲教育。

作者:消化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8-04-04 121832a9m88暂无昵称

    学习了

    0

  2. 2018-04-03 1222becem95暂无昵称

    学习了

    0

  3. 2018-04-03 周周人

    学习.

    0

  4. 2018-04-03 Ramsey

    学习了.幽门螺旋杆菌

    0

相关资讯

Lancet Gastroen Hepatol:亚太地区幽门螺杆菌原发耐药性研究

研究发现亚太地区,幽门螺旋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因此,各国应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治疗策略

Oncotarget:靶向caspase-3/E-cadherin途径或是"胃炎凶犯"幽门螺杆菌感染潜在的治疗策略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天坛医院学者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增加急性心梗风险

一提幽门螺旋杆菌(HP),通常会想到胃部疾病,但实际上HP感染还会参与心梗的发生。

J Antimicrob Chemoth: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包含阿莫西林方案的MIC更佳临界值是?

发表于《J Antimicrob Chemother》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2007~2016年在台湾进行的5项随机试验汇总分析,考察了含阿莫西林的方案的有效性是否受到阿莫西林耐药的影响以及阿莫西林耐药的最佳临界值。

Helicobacter:2017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本综述总结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发表的关于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重要研究。涉及的主题包括评估铋剂和非铋剂四联疗法疗效的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策略

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根除HP?如何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根除失败后如何应对?抗生素如何正确使用及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是临床医生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