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出血是怎么回事

2016-12-23 佚名 弘发医药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早晨起床刷牙的时候,白色的牙膏泡沫中总是出现些红血丝,咬苹果的时候,有时还会留下血齿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出血原因: 刷牙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患有牙周疾病,当有牙周疾病时,牙龈水肿,牙龈内大量新生血管充血扩张,通透性增强,一旦受到刷牙或咀嚼等刺激时,牙龈即出血。口腔有牙周炎时,毛细血管充血、变脆,一碰就很容易出血或吮吸出血,一般都能自行止住。 2、对身体的影响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早晨起床刷牙的时候,白色的牙膏泡沫中总是出现些红血丝,咬苹果的时候,有时还会留下血齿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出血原因:

刷牙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患有牙周疾病,当有牙周疾病时,牙龈水肿,牙龈内大量新生血管充血扩张,通透性增强,一旦受到刷牙或咀嚼等刺激时,牙龈即出血。口腔有牙周炎时,毛细血管充血、变脆,一碰就很容易出血或吮吸出血,一般都能自行止住。

2、对身体的影响:

当牙周疾病进一步发展,牙齿周围支持骨吸收加重,牙齿就会松动,牙齿周围出现深的牙周袋,牙龈肿胀并有脓液溢出,需要尽早治疗。

虽然绝大多数牙龈出血都是因牙龈炎或牙周炎引起,但有少数的患者是因为血液病而引起牙龈出血或肿胀,需要就诊,排除全身疾患。

3、解决办法:

有些人认为牙龈出血与维生素C缺乏有一定关系,其实不然。科学研究表明,牙周炎程度与血中维生素C的浓度之间无明显关系,牙周炎患者单纯补充维生素C并不能改善病情,况且患者通常都是摄取平衡饮食者。

因此,对牙周炎的最根本的治疗是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石。同时搞好口腔卫生.一般刷牙只能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茵斑,更多的有害物质(软垢、残渣、有害细菌)残存在牙缝里,牙刷无法清除。

对牙缝及隐蔽部位的清洁,传统习惯上,中国人喜欢用牙签,西方人喜欢用牙线。没有一个牙科医生会鼓励他的病人用牙签,因为牙签对牙齿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损害牙釉质、使牙缝增大等等。牙线虽然比牙签安全,但毕竟硬物接触牙齿,对牙齿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害。且牙签、牙线对牙齿的清洁程度有限。

如今在欧美发达国家,科学简便的口腔护理用具被广泛使用,冲牙器是美国科学家针对牙刷、牙签、牙线的缺陷而发明的一种供家庭使用的口腔清洁用具。它以每分钟1200次高压超细脉冲水点可以毫无障碍地到达口腔的任何部位。每次使用一分钟,可以减少口腔内90%以上的细菌,破坏了病菌繁殖和生长的环境,阻止了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对预防牙病非常有效。脉冲水点对牙龈有按摩作用,可促进牙龈部位的血液循环、坚固牙齿。另外,该产品对抑制牙龈出血、缓解牙痛、减少口腔异味功效显著。因使用水冲而避免了牙签、牙线损害牙齿的副作用,安全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

刷牙时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经常刷牙出血,很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如果出血严重要更要小心。

很少有人会觉得牙龈出血不是大问题,漱漱口不就解决了吗?

健康的牙龈并不容易出血,如果经常刷牙出血,那就肯定是牙龈出问题了,切不可疏忽大意。人们在讲话和进食时常易使牙龈受到长时间反复摩擦,加上口腔细菌的作用以及牙结石、牙垢等局部不洁因素的刺激,就会使牙龈出血。甚至时间一长,还会演变为牙周病。这时,一旦有细菌通过肿胀破溃的毛细血管,就有可能引发心肺、鼻咽、头面部以及血液、生殖系统的疾病。

而且,值得提醒的是,如果牙龈出血难止的话,就可能是全身疾病的首发症状或具体表现了。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因此,对突然发生的无原因的牙龈出血应高度警惕,最好尽快到医院就诊。

那么,怎样预防和应对牙龈出血呢?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第一步,建议养成早起和睡前各刷牙一次,每次3分钟,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使用的牙刷最好比较柔软,使用水平震颤法刷牙。即刷上牙时,牙刷毛是朝上的,刷下牙时,牙刷毛是向下的,刷头斜向牙龈45度角,水平震颤每一部位6—8次。

为了更好地清洁牙间隙,尤其对有牙龈炎症的病人,最好能够每天用次牙线,同时应少食用坚硬食物、多补充维生素C,以减少牙龈受损的风险及避免因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全身性出血(坏血病)的发生。

当牙龈出血后,须及时清洁口腔或定期洗牙,以去除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可先用软纸或棉签去除血迹,然后用清水漱口,再彻底去除牙石牙垢、不当的补牙或植牙以及食物嵌塞等刺激因素,通常都能够顺利止血。

因为牙龈炎、牙周炎主要由厌氯菌感染所致,故对有明显炎症的病人,还应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消除局部炎症。

总体说来,牙龈出血一定要先确定其出血位置,确定病因在针对性进行治疗。


⑴如果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有大量牙垢,牙石导致的刺激出血(这种情况最常见),可到口腔科请医生清洁牙齿,去除牙垢,牙石(俗称洗牙,医学上称洁治,刮治),并口服抗生素1周,牙龈炎症会很快消除,出血也就随之停止。一般来讲,就是不发生牙龈出血,也应半年到一年洗牙1次。

⑵如果是由于残根,残冠引起的牙龈出血,应拔除残冠,残根,以后镶假牙;如果是制作不良的牙套或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出血,应重新制作牙套或重补牙。

⑶女性月经期,妊娠期要有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通常在经期及妊娠期过后,牙龈出血就可明显减轻.

⑷选用新型保健牙刷,避免用力横刷牙齿,采用竖刷法,以防刺激牙龈造成出血。

⑸遇有原因不明的大范围自发性牙龈出血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以便确定其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隐蔽的血液病。要高度注意,多方面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6-12-26 ylzr123

    小编辛苦了!为我们整理如此齐全的资料,供学习探究。点赞啦!谢谢!

    0

相关资讯

BMJ:刷牙不当患癌风险提高80%

  《英国医学杂志》研究发现:口腔不干净可能导致短命,刷牙不当易导致牙菌斑或口腔病菌过多,进而使患癌早亡危险增加80%,寿命减少13年。   口腔不干净不仅会影响形象,还可能导致短命。口腔感染还会引发炎症,通过损伤的牙龈进进入血液,让心脏受损引发多种疾病。可按日本牙齿健康自测表检查自己的牙齿。   瑞典科学家自1985年开始对随机抽取的1390名斯德哥尔摩参试者进行了为期24年的跟踪研究。研究

Oral Oncol:不刷牙,小心头颈癌找上你

头颈癌(HNC)是指发生在口腔、咽喉、鼻窦、喉部、头骨基部以及头部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第六好发癌症,其治疗难度较大。因此,了解HNC发生的任何有关因素都很重要,吸烟和喝酒是已确定的危险因素,而且是HNC发生的主要病因。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牙周病、牙齿丧失、口腔卫生较差、较差的牙齿状态等在HNC的发生中也有作用。牙菌

生活在“糖文化”时代

“现代社会的充满各种压力,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情愿被快餐类食物包围。不管你是一个狂热的巧克力喜爱者,或者只是喜欢在早晨的咖啡里放上一勺糖,或者在空闲时来上一罐碳酸饮料,似乎很少人能真正抵制得了甜食的诱惑――糖文化时代已经悄然袭来。”――美国全科口腔医学会发言人玛丽亚史密斯(Maria Smith) 爱吃甜食,与生俱来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一书封面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

《中国牙龈健康专家共识》全文首发!

刷牙时为什么会出血?多久应该洗一次牙?平时应该怎样保护牙龈?小孩是否会得牙龈炎?正畸治疗时,牙龈老发炎怎么办?临床上,患者会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医师应如何正确回答? 我国是牙周疾病高发的国家,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测,我国城乡牙周病实际患病人数高达数亿。牙龈炎作为最常见的牙周疾病,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为70%~90%左右,成人患病率达70%以上。然而,我

爱护牙齿,从学会刷牙和使用牙线开始

在科普宣传中,有时简单的知识积累并不能直接转化成健康的效果,大众吸收了知识之后,更为关心的是“我可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为此,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居民口腔健康行为指南》,并于2015年9月19日发布。该指南以提升口腔健康行为技能为着力点,从众多口腔保健知识中提取了贯穿人生比较重要的7个口腔健康行为,并对此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帮助各年龄段的人群了解该阶段必须掌握的口腔健康行为,

BMJ Open:刷牙也能影响身体健康,每天刷几次合适?

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刷牙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压(HT),糖尿病(DM),血脂异常(DL),高尿酸血症(HUA)和慢性肾脏病(CKD)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该大型,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在2004年1月和2010年6月之间日本东京的圣路加国际医院,预防医学中心进行。本研究根据3类刷牙频率标准对85866人刷牙习惯进行了检测:“至少每天一次”和“不到一天一次”“每顿饭后”。根据频率得出的ORs计算了HT,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