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来源

2024-03-25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心肌损伤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医院并发症和死亡最重要的原因,表现为短暂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顿抑)或AMI,或两者兼而有之。

心肌损伤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医院并发症和死亡最重要的原因,表现为短暂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顿抑)或AMI,或两者兼而有之。

此外,有围术期心肌梗死的患者长期预后较差,只有51%的患者在2年后没有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而没有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的比率为96%。心肌坏死是在心肌血流中断后几分钟内(例如心脏手术期间)开始发生的进行性病理性缺血改变(框1-3)。

图片

部分或完全血流中断的持续时间决定了心肌坏死的程度,主动脉阻断(AXC)和体外循环(CPB)的持续时间直被证明是手术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

(一)缺血心肌再灌注

需要中断血流流向心脏的外科手术必须在术后恢复灌注。再灌注虽然对组织和器官的生存至关重要,但也不是没有风险,因为再灌注本身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加重。有限时间(< 20min)的心肌缺血再灌注会使功能恢复而无结构损伤或组织损伤的生化证据,然而长时间缺血的心脏组织再灌注会导致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再灌注损伤是指在再灌注时存活的心肌细胞死亡,是再灌注引起的一个或多个事件的直接结果。缺血心肌的血流恢复弓|起心肌细胞损伤,在缺血引起的损伤范围之外导致更大范围的不可逆损伤。根据缺血持续时间的长短,再灌注引起的细胞损伤可能可逆,也可能不可逆。如果缺血20min内开始再灌注,所造成的心肌损伤是可逆的,其功能特点是心肌收缩力降低,但最终可以完全恢复。尽管收缩功能受损的持续时间不定,但在缺血区域没有检测到心肌组织坏死,这种现象叫作心肌顿抑。

然而,缺血超过20min后开始再灌注会加重不可逆心肌损伤或细胞坏死程度。再灌注期间组织坏死的程度与缺血的持续时间直接相关。组织坏死开始发生在缺血心肌的心内膜下区域,并延伸至危险区的心外膜下区域,这通常被称为Q波前现象。再灌注过程中发生的细胞死亡在显微镜下的特征为爆炸性肿胀,包括组织晶格断裂、收缩带、线粒体肿胀和线粒体内磷酸钙沉积。

(二)体外循环的全身不良反应

除了阻断和恢复心肌血流导致的损伤之外,由体外循环管路的接触激活引起的系统性损伤也可能导致心脏损伤。心脏外科患者的炎症是由复杂的体液和细胞机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括凝血酶、补体、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肥大细胞和多种炎症介质的激活、生成或表达。由于炎症级联的瀑布反应发生放大,产生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凝血障碍、呼吸衰竭、心肌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和神经认知缺陷。凝血和炎症也通过体液和细胞机制的网络紧密相连,包括凝血和纤溶级联的组织因子和蛋白酶。

作者:麻醉MedicalGroup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美国儿童和青少年人群样本中4种高灵敏度肌钙蛋白检测的心肌损伤阈值

由于心肌梗死在青少年中是罕见的,使用统计上更精确和可靠的性别特异性的97.5%的URL可以考虑定义儿童心肌损伤。

JACC CardioOnc:远隔缺血适应对蒽环类药物和心肌损伤影响

蒽环类药物仍然是各种癌症的基石疗法; 然而,多达 9% 的病例会发生心脏毒性(定义为左心室 [LV] 射血分数 [LVEF] 下降 10% 至 <50%)。 损伤机制是多因素的,并且心脏保护策略

PNAS 复旦大学葛均波院士/孙爱军教授团队与倪挺教授团队合作揭示调控心梗后心肌损伤的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在人缺血性心衰与小鼠心梗模型中揭示了保守的3′ UTR变长的动态变化规律。

Basic Res Cardiol: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鲁志兵教授团队揭示自主神经干预策略治疗心肌梗死的新靶点

该研究揭示了左侧颈中神经节(LMCG)在AMI疾病过程中自主神经失衡的调控功能,并深入阐明了靶向消融LMCG对AMI诱导的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

Circ Res 上海大学贝毅桦/肖俊杰团队发现运动训练通过调控B淋巴细胞促进心肌损伤修复

该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提升B细胞表面受体FCγRⅡB的表达,提高B细胞活化的阈值,降低心脏炎症水平,进而缓解Dox诱导的心脏毒性。

Eur J Prev Cardiol:癌症患者心肌损伤与不良长期生存的关系

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hs-cTn与癌症患者较差的长期生存率独立相关,并与全因、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之间存在较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