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 生物信息学显示两药联合靶向抗癌可能提高疗效

2013-07-23 koo biodiscover

哈佛大学的一项新发现正在造就现代医学史上的新的圣杯:彻底治愈癌症。 近日,一项在线刊登在《eLife》杂志上的研究详细描述了这项新的医学里程碑。数学生物学家、进化动力学项目主任 Martin Nowak 和数学博士后研究员 Ivana Bozic 作为该里程碑的塑造者指出,应用两种抗癌药物联合靶向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有效地治愈几乎所有的癌症,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基于中断癌症的生长和扩散能力的治

An external file that holds a picture, illustration, etc.
Object name is elife00747f001.jpg

Variability in treatment response to monotherapy among six patients.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BRAF inhibitor vemurafenib. Patients P1 and P2 achieved a complete response. Patient P3 had stable disease. Patients P4, P5, and P6 had partial responses. The minimal detection size (indicated by discontinuous red line) was assumed to be ≈63 × 106 cells.

哈佛大学的一项新发现正在造就现代医学史上的新的圣杯:彻底治愈癌症。

近日,一项在线刊登在eLife杂志上的研究详细描述了这项发现。数学生物学家、进化动力学项目主任 Martin Nowak 和数学博士后研究员 Ivana Bozic 作为该里程碑的塑造者指出,应用两种抗癌药物联合靶向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有效地治愈几乎所有的癌症,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基于中断癌症的生长和扩散能力的治疗方式。

尽管这项新的研究理论不能治愈癌症,但它仍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希望。“这就好比数学一样,它可以计算如何将火箭送到月球,却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建立一个火箭发射到月球。” Nowak 说。研究人员发现一旦基因组内产生一个可同时对抗两种抗癌药物的单点突变,那么将导致两药联合抗癌失败。因此关键之处在于找出药物之间存在零重叠的两种抗癌药物。

这种两药联合的给药方式必须符合两种抗癌药物同时给药的原则,这一观点与现今很多医生治疗癌症的方法背道而驰。

“实际上,我们有点对着干的现状。但是通过我们的模型可以展示,如果不能同时给药,治疗肯定失败。” Nowak 说。

Nowak 早期的一些研究就显示出多药物联合靶向抗癌的重要性。单一药物靶向治疗尽管暂时有效,但最终会抗癌失败,因为长期服用单一抗癌药物最终会导致疾病的抗药性。

为了验证两药联合的作用效果, Nowak 和 Bozic 开启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此数据库专门搜集患者应对单药物靶向治疗的反应,由纽约的纪念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的临床医生提供。通过手中掌握的这些数据,研究人员能够建立多药物联合靶向治疗的计算机辅助模型。通过模拟虚拟病人来检测疾病对多药物联合治疗的反馈效果。

对于单药物靶向治疗,基因组内有多个位点,一旦这些位点发生突变将导致单药物靶向治疗失败。因此,在单药物靶向治疗的模型中,我们应用的计算参数是,第一种药物必须被这些可能发生的突变击败,同样第二种药物仍旧可被这些突变击败。

研究人员期望用两药联合的方法治愈大多数癌症患者,但对于病情极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三药联合治疗,但两药联合治疗已经基本能够治愈大部分癌症患者。

An external file that holds a picture, illustration, etc.
Object name is elife00747f002.jpg
Tumor response to mono and dual therapy.

为避免开发出的药物受到同一突变的攻击,制药公司正在制定一系列新的策略,包括使用不同的抗癌药物针对不同的抗癌通路。许多大型制药公司正在积极开发抗癌药物,很快有可能达到 100 多种抗癌新疗法,这意味着将有近 10000 多种可能的药物组合。因此在两药联合的选择上应慎重。

“我们很有自信,未来 50 年内许多癌症将被治愈。100 年前许多人类死于细菌感染,而今已被治愈。现在许多人类死于癌症,我们不能帮助他们。一旦两药联合这种有针对性的疗法被实施,我们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Nowak 说。

原始出处:

Ivana Bozic, Johannes G Reiter, Benjamin Allen, Tibor Antal, Krishnendu Chatterjee, Preya Shah, Yo Sup Moon, Amin Yaqubie, Nicole Kelly, Dung T Le, Evan J Lipson, Paul B Chapman, Luis A Diaz, Bert Vogelstein, Martin A Nowak.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cancer in response to targeted combination therapy. eLife, June 25, 2013; DOI: 10.7554/eLife.00747

作者:ko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MJ:癌症和AD痴呆风险呈负相关

意大利一项研究表明,癌症和AD痴呆的发生均随年龄增加呈指数增长,但二者呈负相关性,即老年癌症患者的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风险降低,并且反之亦然。论文7月10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 此项队列研究通过医疗保健机构肿瘤登记确定了癌症发病率,并通过处方、住院和保险登记得出了AD痴呆发病率。将整体人群观察得出年龄、性别和历年特异性发病率应用于新诊断癌症患者亚组人群,进而得出预期

Lancet oncol:幼年癌症幸存女性仍可受孕

虽然幼年曾患癌症的女性幸存者不孕不育的风险会增加,但她们仍有良好的怀孕率,约2/3幼年罹患过癌症的女性受孕成功。研究者称此受孕率与非癌症患者进行不孕不育症治疗后的情况相似,研究发表在7月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 来自波士顿儿童癌症和血液疾病中心和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者们对幼年癌症幸存者研究(CCCS)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CCCS是一项对26家美国和加拿大机构中在21岁前确诊为癌症的患者进

Nature:裸鼹鼠抗癌能力揭秘

裸鼹鼠引人瞩目之处在于它们寿命极长,同时对癌症几乎有完全的抵抗力。现在,一个新颖的糖胺多糖变体被发现是它们抗癌能力的一个关键贡献因素。该变体使这种动物具有在地下生活所需的结实而柔和的皮肤。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一个普遍成分。Xiao Tian等人发现,裸鼹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介质会因一种粘稠物质的积累而变得有粘性,同时他们还识别出该物质是一种“高分子量透明质酸” (HMM-HA) ,比小鼠和人类的相

Eric Bennett教授: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可能是ALS和PD、癌症治愈的希望

据加州大学生物科学部刊登的学术文章称,该校细胞与发育生物学部教授Eric Bennett带领的Bennett 实验室正在用综合的生化学方法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UPS被生物学界喻为细胞的废物管理系统,是细胞的质量控制系统,人类一旦了解并参与UPS的作用机理,很多疑难杂症,诸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帕金森综合症(PD)、癌症都将被治愈。 英文阅读: Assist

Nat Immuno:干扰素β/IFNAR1激活免疫机制

日前,来自澳洲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获得了关于免疫反应早期阶段的新见解,这为从多发性硬化症到癌症等许多疾病开发治疗提供了一些新的途径。这项刊登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的研究首次确定了,β干扰素(interferon beta, IFNβ)蛋白结合细胞并激活免疫反应的机制特征。 当身体检测到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干扰素β就会产生。对于身体的抵御能力来说,干

Immunocore公司:用自身T细胞杀死癌细胞

癌症一直是人类的梦魇,攻克癌症也成为无数科学家和医学人士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圣杯”。各种抗癌方法层出不穷,但大多都在癌症强大的防御面前溃不成军。不过,这种情况有望获得改善。 现在,英国科学家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抗癌新方法:使用人体血液内的 T 细胞来杀死恶性肿瘤。这一技术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的第一阶段,结果如何?可能需要 5 年到 10 年时间,答案才能揭晓。 另辟蹊径: T 细胞杀死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