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导致乳溢发生一例

2013-08-05 desperado-c dxy

主诉:患者女性,34岁,已婚,生1子,月经正常,非哺乳期。因少语、少动、忧愁3个月余于2011年1月10日就诊。自述3个月前与家人生气后出现失眠、少语、忧愁,之后进展为整日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均无兴趣,有生不如死感,未治疗。 既往史:体健,无其他重大疾病史及家族病史。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未引出感知觉障碍;思维缓慢,未引出幻觉、妄想症状,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无自知力。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主诉:患者女性,34岁,已婚,生1子,月经正常,非哺乳期。因少语、少动、忧愁3个月余于2011年1月10日就诊。自述3个月前与家人生气后出现失眠、少语、忧愁,之后进展为整日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均无兴趣,有生不如死感,未治疗。

既往史:体健,无其他重大疾病史及家族病史。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未引出感知觉障碍;思维缓慢,未引出幻觉、妄想症状,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无自知力。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无精神病性症状表现的抑郁症。

治疗:给予患者米氮平15mg,口服1次/天,4 天后增加至30mg,口服1次/天。患者抑郁情绪逐渐好转。1月24日患者出现双侧乳溢,量较多,能将内衣湿透。2月4日复诊,检查双侧乳房无包块。考虑乳溢可能为服用米氮平所致,改为氢溴酸西酞普兰20 mg,口服1次/天,6 天后乳溢消失。

2月20日患者因失眠自行口服米氮平15 mg,1次/天,合并氢溴酸西酞普兰20mg,1次/天。用药第8天再次出现双侧乳溢。立即停用米氮平,继续应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6 天后乳溢现象消失。继续应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患者抑郁症状缓解。

定期随访至7月30日,患者病情稳定,无乳溢现象发生。

讨论

临床诊断:本例患者服用米氮平 14天后出现乳溢,停用米氮平6天后乳溢消失,再次应用米氮平后又出现乳溢,停药后不良反应再次消失,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明确。

文献病例介绍:米氮平临床应用广泛,国外已见该药致乳溢的报道,国内报道不多。李作佳等报道1例47岁女性抑郁症患者,应用米氮平30 mg/d,3个月后出现双侧乳头泌乳,减量至15 mg/d,仍有泌乳,停药1周症状消失。2个月后,再次用米氮平30 mg/d,50天后又出现泌乳现象,停药1周后反应消失。

发病机制:米氮平为肾上腺素α2受体阻滞剂和特异性5-羟色胺(5HT)受体抑制剂,通过阻断肾上腺素α2受体,强化去甲肾上腺素及5HT释放发挥作用。该药致乳溢原因可能与5HT的释放效应大于其阻断受体的效应,受体被激动后抑制多巴胺释放,导致催乳素脱抑制性释放有关。

作者:desperado-c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PA:米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米氮平是第一个去甲肾上腺素( NE)能和特异性5一羟色胺(5-HT)能抗抑郁药(NaSSA),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lion)于2010年10月正式发布的第3版《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中,将米氮平推荐为不同抑郁症治疗阶段以及多种特殊人群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