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顾晋:构建紧密医联体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专家

2018-03-17 孙冰洁 央广网

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造成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庭冷落。通过构建医联体、实行分级诊疗来解决这一问题是“医改”的重点。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今年两会,如何解决看病难依旧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就将议案重点放在了构建紧密医联体上,以加快实现让病人不动,医生流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专家。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

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造成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庭冷落。通过构建医联体、实行分级诊疗来解决这一问题是“医改”的重点。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今年两会,如何解决看病难依旧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就将议案重点放在了构建紧密医联体上,以加快实现让病人不动,医生流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专家。

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2017年4月,国务院出台《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因地制宜探索医联体建设。

今年两会,“分级诊疗”和“医联体”成为医疗卫生领域被问及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当前,在医疗卫生领域,主要是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新需求和我们目前医疗服务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前医疗卫生领域集中出现的问题。

如何切实做好“医联体”,是摆在所有医疗卫生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告诉记者,首钢医院通过自我探索走出了一条“新出路”—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最初首钢医院由医院和四个社区组成,是计划经济遗留下的模式,人财物都归首钢医院来管,在现在这种分级就诊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发挥非常好的作用,它是非常典型的紧密型医联体的模式。”

顾晋所说的“紧密医联体”,是指通过信息化建设,让社区医院和三级医院联系地更为紧密。“如果没有信息化的联系,医联体就是一个松散型的。我们的模式是把这些医院的信息联系起来,让社区和三级医院能够实现信息互通。”

分级诊疗的最大问题是老百姓看专家难

“社区老百姓希望能看到专家,但我们现在的分级诊疗的最大问题是还不能保证实现,于是大家只能往大医院跑。”

针对不少地方出现的患者“扎堆儿”往大医院跑的现象,顾晋认为主要是专家下沉不到位。以他所在的首钢医院为例,通过紧密型医联体模式,目前该院已能实现可以把呼吸、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常见病的专家下沉到社区。

据顾晋介绍,首钢医院目前采取的模式是,由医院直接管理社区,将口腔科、中医科、按摩、康复等常见病的科室,根据居民需要下沉到社区。让老百姓在社区能够看到专家,提高病人流向社区的积极性。

“我们的专家是医院的人,也是社区的医生,是一体的,下到社区非常方便。”顾晋告诉记者,希望将来医保能够向社区有所倾斜,引导病人往社区去。

但他同时指出,紧密型医联体是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模式,首钢医院的这种方式未必适合所有医院。为此,他建议未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在人才方面可参照云南省的经验,乡村医生采取县招乡用的模式,社区医生的编制和整个的身份是县医院的,可以到乡里工作,这样保证了社区医生的水平和人才的稳定。

医联体建设不能一竿子扎到底

“我们的这个模式是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将分级诊疗落实到实处。”顾晋将紧密型医联体的内涵总结为几个方面,专家下沉、学科下沉和建立信息化联系,同时通过医保政策设置杠杆,人才录用参照县招乡用机制,让社区医生有上级医院、三级医院的编制和身份,保证社区医生的稳定和服务的高质量的服务。

顾晋认为,现行松散型医联体成员的医保支付总量互不相干,严重影响资源共享。为做好分级诊疗,落实首诊在基层,他认为应通过医保付费制度的改革,将区域医联体内部成员单位医保整体付费,不限制居民到区域外就诊,以避免医疗不足现象,同时也提高首诊在基层的居民报销比例,引导公众有序就医。

随着医改深化,在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层面,顾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政府在规划布局时,应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发展定位,建立分层医联体,即省、县、乡三级,形成树干到树枝再到树叶分布医疗保障网格,而不是一竿子扎到底。“层级清晰,职责就会明确,减少跨省市县乡看病的奔波,避免无序就医。”

此外,长期以来,由于待遇低、职业发展前景狭窄,基层卫生机构不但难以吸引卫生人才,更难以留住卫生人才。对此,顾晋表示,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是强基层重要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基层人才建设灵活机制,为基层医生提供学历层次提升和拓展培训机会,探索适合基层职称评聘程序及绩效激励政策,使他们安心社区服务,留住人才,提高基层服务质量。”

作者:孙冰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8-03-17 1e0f8808m18(暂无匿称)

    政策有了.实施是关键.

    0

  2. 2018-03-17 Ramsey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医联体内医生劳务费待解 委员破医联体发展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建议,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发展,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现状缺乏系统的医联体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目前,全国91.1%的三级医院参与了医联体试点,任红介绍,但由于欠缺相关配套机制,众多医联体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薪酬体系来确保组织的持续运作。医联体内的各三级医院属于优势资源输出方,同时,承担着

医联体:约束与激励两手都要硬

“我准备递交一份关于医联体规范化管理的建议,但是建议部分总是想不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最近总是睡不好。关于医联体,来之前他做了大量调研,而且作为有十几年科主任履历的“局中人”也有切身感受,有数据、有分析,现在却卡在“开药方”上。记者采访发现,医联体建设牵动着很多代表和委员的心。

医联体内,医生的劳务费怎么算?

在目前体制下,门诊仍是三级医院的主业务量,它们缺乏下沉医疗资源的动力。关于医联体运行过程中的管理费用和医生劳务问题是一个非常实际、无法回避的问题。

新华网:医联体如何联?如何通?

为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格局,破解无序就医乱象,区域医疗联合体应运而生。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有一部分医联体“叫好不叫座”,存在“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的问题,那究竟医联体如何联?如何通?

全科专科都缺人:分级诊疗卡在哪儿了?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是国家新一轮医改推进的分级诊疗模式。然而,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真正满足群众就医防病的需求,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从“拿”到“给” 眼科发展有了新“套路”

视觉健康形势日益严峻,国内眼科治疗领域正在谋求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