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医疗**战,Uber为何胜,滴滴为何败

2015-12-03 蔡晓峰 MedSci原创

滴滴打车一个多月前试水医疗的惨败仍在眼前,大洋彼岸却传来了Uber健康一战成功的消息。滴滴和Uber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进军医疗的打法也很相似,用车把医护人员送到用户家里,提供“按需”(on demand)医疗服务。所以分析他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恐怕对很多移动医疗企业有借鉴意义。“滴滴医生”和Uber健康的相同之处,大家都知道,不多说了。甚至两家都有赠送给用户的小礼物,滴滴赠送阿里健康药箱,Ube


滴滴打车一个多月前试水医疗的惨败仍在眼前,大洋彼岸却传来了Uber健康一战成功的消息。滴滴和Uber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进军医疗的打法也很相似,用车把医护人员送到用户家里,提供“按需”(on demand)医疗服务。所以分析他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恐怕对很多移动医疗企业有借鉴意义。

“滴滴医生”和Uber健康的相同之处,大家都知道,不多说了。甚至两家都有赠送给用户的小礼物,滴滴赠送阿里健康药箱,Uber赠送的是一个“健康包”(wellness pack),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两家活动的结果却是一胜一败,原因可能就在两家的那一点点不同之处。

“滴滴医生”的活动是在两天内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4个城市开展,“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APP一键呼叫‘滴滴医生’。呼叫成功后,医生会第一时间上门问诊”。结果用“滴滴出行”APP呼叫医生的有两千多人,但两天下来只有40多人等到了上门的医生。主办方阿里健康和滴滴出行分析说,用户与医生的地理距离,以及用户需求的科室没有覆盖,是导致成功率低的原因;此外,医生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导致完成量有限。参加活动的医生也认为,诊疗加路上的时间,有的要花两个多小时才能看一位病人,效率太低。

与“滴滴医生”相比,Uber健康这次活动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范围广、时间短、服务简单。这次活动覆盖美国36个城市,历时仅4个小时,且仅提供护士上门的流感疫苗注射服务,涉及数百名Uber司机,约有一万人接受了疫苗注射。在2014年的一次试验中,有4个城市约两***接受了Uber提供的疫苗注射服务。

与一般的临床诊疗相比,疫苗注射过程简单得多,打一针就完事,不比签收个快递多花多少时间。这很可能是互联网的规模效益得以显现的重要原因。像“滴滴医生”那样,一位医生半天只看两位患者,也只有在医生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地方,“滴滴”还能补贴得起,至于互联网的优势更是不知从何体现。

即便如此,Uber的胜利也仅仅是一两场战役上,离真正成为移动医疗的赢家还很远。目前Uber开展的活动仅限于疫苗注射这种短促突击,Uber也拒绝透露将来是否会再次提供该服务。美国倒是还有一些采用“Uber思维”的移动医疗公司,比如PediaQ、Heal、Pager、Medicast等。但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模式很可能是昙花一现,原因在于价格上没有优势,保险公司不愿意覆盖。

不过,如果这些公司的医疗服务不是由医生提供,而是由相对执业资格比较低、价格也比较低的护士和助理医师担任,倒是未尝没有机会。比如PediaQ,患儿的父母可以在周末和晚上用它来请有简单处方权的儿科执业护师(nurse practitioner)上门服务。

医疗的壁垒不仅仅是政策和体制,医疗本身的严肃性和复杂性就注定它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要不为什么只有医生改行成功,没有其他行业人士改行当医生成功的呢?(《围城》里面方鸿渐父亲看《镜花缘》学医的不算。)当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办企业也一样,进入一个新领域,首次试验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失败,首次成功也并不意味着永远成功。在电商和网游上积累了资本的互联网大佬如果愿意放低姿态,尊重医疗的规律,不操之过急,也许仍有机会。

作者:蔡晓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7)
#插入话题
  1. 2016-01-13 medsic

    各有原因……

    0

  2. 2016-01-13 medsic

    各有原因……

    0

  3. 2016-01-13 medsic

    这个值得关注,

    0

  4. 2016-01-13 medsic

    服务态度问题哦,

    0

  5. 2016-01-13 medsic

    服务态度问题哦,

    0

相关资讯

两个院长说的真心话,移动医疗界听懂了吗?

段涛和王杉既是医疗专家,又是主流的三甲公立医院掌舵人,肯跟近两年才出现的移动医疗掏心窝子说话,绝对值得再三回味。 这几天圈子里广为流传着两位医界大腕对移动医疗的公开评论,一位是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前院长段涛,一位是北大人民医院现任院长王杉,尤其是后者在财新健康点举办的论坛上跟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的对话更是劲爆。二位院长既是医疗专家,又是主流的三甲公立医院掌舵人,肯跟近两年才冒出来的移动医疗掏心窝

专家:“互联网+”为健康事业插上翅膀

11月7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2015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在京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医疗卫生行业借助“互联网+”这双翅膀,将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发展医疗行业,实现各个行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更高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更好的就医体验、更好的医患互动关系以及更高的医疗服务质量。 崔丽提出,当前,我国面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

增补爆点!说说那场互相打断18次的对话

小编提议,如若两人再战,请张锐换双袜子,请王杉保护嗓子。 一场长达75分钟、主题为“数字化医疗商业模式比较”的两人对话,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把嗓子快喊劈了,而春雨医生创始人、CEO张锐的发言时间一共也没超过10分钟。就连论坛主持人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也表示,在今年主持的十几场论坛中,这场是最烧脑的。一场主办方精心策划的对口相声,就这样在观众的掌声和笑声中华丽丽地变成了单口相声。 是什

2015互联网医疗大会召开 聚焦"互联网+医疗"

11月7日-8日,"2015互联网医疗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大会以"融合创新、互联互通"为主题,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办。与会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专家学者通过演讲、现场讨论、分论坛及产品展示等形式,将焦点集中于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普及应用,推动医药卫生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据了解,本次大会将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为目的,深入探究"互联网+"在医疗

GluCase:可测血糖的手机壳

日前国外设计团队AkibaH推出了一款可用于测血糖的手机壳。 GluCase旨在将智能手机和血糖仪融合成一个单一的设备,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生活。该装置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手机壳,却采用了内置的血糖仪,用户可以通过相关的应用程序显示、存储和分析血糖数据。用户也可将数据共享给医疗团队,这样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该手机壳在底部设有一个刺血针,手机壳旁边则配备测试条--在不使

众说:学习美国移动医疗绝不能照搬

在医患供需严重不匹配的市场,医生用户才是移动医疗业务最重要的资源和价值来源。 美国的移动医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移动医疗学习的标杆,最近一年一度的移动医疗大会mHealth移动医疗峰会在美国召开,中美间移动医疗间的差异再次成为话题热点。在过去的2014年中,美国医疗行业输出在GDP占18%,中国去年只占5.3%左右,可以看出中国医疗市场蕴藏着的巨大潜力。究竟美国的移动医疗成功的秘诀在于哪里?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