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N:防止肾小球硬化新靶点?——先天淋巴样细胞

2017-07-20 xuyihan MedSci原创

先天淋巴样细胞(ILCs)在针对不同形式的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IL-5和IL-13产生的2型ILCs(ILC2s)参与了在损伤后恢复组织的完整性的修复机制。但是在人类肾中的ILCs却尚未报道

先天淋巴样细胞(ILCs)在针对不同形式的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IL-5和IL-13产生的2型ILCs(ILC2s)参与了在损伤后恢复组织的完整性的修复机制。但是在人类肾中的ILCs却尚未报道。

2017年7月JAS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了ILC存在于健康人的肾脏。肾区ILC种群的详细特征表明IL-33受体-阳性的ILC2s是人类和鼠肾脏的主要ILC亚型。在鼠中短期IL-33治疗扩可致肾IL-33受体-阳性的ILC2s的持续扩张,改善阿霉素诱导的肾小球硬化。

除此之外,ILC2s的扩展调节了肾脏的炎症反应,制造有利于抗炎的环境,减少致病性髓细胞浸润和组织保护所需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聚集。

由此可见,鼠肾区ILC2s可通过IL-33治疗有效扩展,同时ILC2s也是肾脏修复机制的重要因素。人肾组织中的ILC2s的或许可以成为CKD患者治疗的有效靶点。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uyih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