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

2013-07-10 王建安 MedSci原创

到目前为止,全球实际上已实施了8万多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欧美国家的心血管学界认为,TAVI是介入心脏病学一个新的突破,它很可能会取代原来的外科手术,大大减低由手术引发的出血、感染、脑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 一、PARTNER研究解读     PARTNER研究是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分为两个队列,A队列入选了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钙

到目前为止,全球实际上已实施了8万多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欧美国家的心血管学界认为,TAVI是介入心脏病学一个新的突破,它很可能会取代原来的外科手术,大大减低由手术引发的出血、感染、脑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

一、PARTNER研究解读

    PARTNER研究是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分为两个队列,A队列入选了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患者,而B队列入选了外科手术禁忌的CAS患者。

    结果显示,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在30天和1年的全因死亡率均无明显区别。与外科手术组相比,30天时介入组有更高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1.0% vs 3.2%,P <0.001),但大出血(9.3% vs 19.5%,P <0.001)和新发房颤发生率(8.6% vs 16.0%,P=0.006)较低。30天时介入组患者症状较外科手术组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日期显著少于外科手术组。1年后两组患者症状和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因此对于有严重主动脉狭窄的患者,TAVI是除主动脉瓣置换术外的一个最佳选择。TAVI主要的适应证为:1、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面积<1 cm2);2、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Euro SCORE)≥20%或美国胸外科学会危险(STS)评分≥10%;3、解剖上适合TAVI的患者(主要为主动脉瓣环内径、外周动脉内径在合适的范围内)。

二、TAVI操作流程

    成功完成TAVI需要心内、心外、麻醉、超声、放射、护理、手术室等多个团队共同努力合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建立右股动脉的血管通路;2、直头导丝跨主动脉瓣;3、右心室起搏达到150~160次/分;4、主动脉瓣球囊扩张;5、瓣膜置入;6、撤出输送系统后造影。

三、TAVI成功的基本要素

    TAVI成功的基本要素有两点:1、瓣膜尺寸的选择,这个尺寸需要整个团队来共同完成,尤其是需要做CT的医师、超声科以及心内科医师反复酝酿如何测量,特别是在CT上测量最科学、最准确;2、合适的投影体位。这个体位需要保证植入装置与升主动脉保持平行。

    TAVI为外科治疗无望的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但由于瓣膜释放后不可再调整位置,因此对技术、团队和医师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

作者:王建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4-11-07 朱莉

    您好! 我妈妈82虚岁,发现血压高20余年,胸闷,气闭5年。诊断为主动脉心脏瓣膜病:主A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功能IV级;高血压病。现在(2014年11月7日)ICU病房住院已7天。用了新活素,CRRT。2014年9月14日超声诊断:左心增大,左室壁运动减弱;主A瓣多发钙化结节形成;主A瓣轻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少中量返流;三尖瓣微量返流;轻度肺高压;左心功能下降。 2014年10月21日超声提示:双侧颈A内膜增厚伴多发钙化斑形成;左心扩大;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减退;二尖瓣重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主A轻度反流;肺A压轻度升高。 请问,能做经导管或经股A途径主A瓣膜置入术吗

    0

相关资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现状、进展和问题分析-附PARTNER研究解读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老年化,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西方发达国家,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lcific aortic stenosis ,CAS)发生率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已成为老年人瓣膜置换的首要病因。[1] 长期以来,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一直是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高,30%-50%患者因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