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记忆性γδ T 细胞如何抵抗粘膜系统二次感染?

2016-07-18 佚名 生物谷

γδT细胞是机体T淋巴细胞中的一个特殊亚群,它们在淋巴组织中的比例很低,但富集于上皮粘膜系统,比如皮肤,呼吸道,肠道以及生殖道等等。这类细胞是T细胞分化过程中首次形成的细胞,在胚胎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中会逐步地向各组织迁移。其中,TCR中保守的γ链对于γδT细胞的迁移以及功能的实现都十分关键。不过,新的证据表明γδT细胞的功能,主要是IL-17的表达,可能是在其离开胸腺的时候分化产生的,而γ链的表

γδT细胞是机体T淋巴细胞中的一个特殊亚群,它们在淋巴组织中的比例很低,但富集于上皮粘膜系统,比如皮肤,呼吸道,肠道以及生殖道等等。这类细胞是T细胞分化过程中首次形成的细胞,在胚胎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中会逐步地向各组织迁移。其中,TCR中保守的γ链对于γδT细胞的迁移以及功能的实现都十分关键。不过,新的证据表明γδT细胞的功能,主要是IL-17的表达,可能是在其离开胸腺的时候分化产生的,而γ链的表达与否并不重要。不管怎样,于γδT细胞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分布在各个表皮粘膜层中,从而能够抵抗组织损伤以及外界的感染,以维持粘膜组织的稳态平衡。

免疫记忆是机体保护微生物感染的一个重要的机制,记忆性的免疫细胞能够对病原体的二次感染做出更迅速的反应。很多研究表明:在粘膜组织受到感染之后,会有一定数量的记忆性细胞的产生,而这部分细胞并不会在体内循环,而是待在粘膜组织中等待可能会出现的二次感染。其中,我们对常见的αβ TCR记忆T细胞有比较多的了解,而γδTCR的记忆性T细胞的功能了解的却有限。

针对这一问题,尤其是γδTCR记忆性T细胞在李斯特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来自康州健康大学(UCONN Health)的Kamal M. Khanna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NAS》杂志上。

首先,作者给小鼠饲喂李斯特菌,并在感染30天之后取出其肠系膜淋巴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一刺激能够有效引发肠系膜淋巴结中富集γδTCR记忆性T细胞。这部分细胞对于李斯特菌的二次感染能够做出更加迅速的反应。

进一步,作者发现这部分记忆性的T细胞能够分泌IL17A,这一功能对于李斯特菌的清除十分关键。而且,IL-17对于CD116阳性的巨噬细胞的聚集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成像的方式,作者发现在感染之后,记忆性T细胞能够在细菌复制活跃的区域富集,并招募巨噬细胞进行清除。

一旦巨噬细胞表面的IL-17受体分子敲除之后,巨噬细胞变不再向病原体复制活跃部位聚集,病菌的清除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这说明记忆性T细胞通过分泌IL-17能够刺激巨噬细胞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综上,作者证明了γδTCR记忆性T细胞在李斯特菌二次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原始出处

Pablo A. Romagnoli, Brian S. Sheridan, Quynh-Mai Pham, Leo Lefran?ois, and Kamal M. Khanna.IL-17A-producing resident memory γδ T cells orchestrate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o secondary oral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fection.PNAS.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upus:CD40 T多态性可能与SLE患者某些临床症状呈负相关

关于CD40 G>T(rs481048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因素的关系的研究仅有一项。针对这一情况,来自波兰波兹南大学医学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P Piotrowski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3月的《狼疮》(Lupus)杂志上,作者发现,CD40 T多态性可能与SLE患者某些临床症状成负相关。 该研究共招募了261位SLE患者。研究者

J Infect Dis:尹芝南等慢性乙肝研究获进展

近日,感染病学领域专业顶级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尹芝南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尹芝南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生武晓丽为第一作者,该课题同解放军第302医院生物治疗中心进行了密切合作。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其感染人类肝脏后随

Nature:科学家首次证实肠道细菌能显著影响B细胞发育

日前,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显著地影响了免疫系统的 B 淋巴细胞。尽管此前有研究证实,肠道细菌对于 T 淋巴细胞的影响,而这是研究人员首次证实微生物影响了肠道 B 细胞的早期发育。【原文下载】 刚出生时,免疫系统编程未成熟 B 细胞,通过将编码不同抗体元件的基因洗牌,使之生成能够对抗大量潜在致病抗原的抗体。这一洗

Cancer Research :相关巨噬细胞基因调控肿瘤细胞

最新一项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表明,MHC-IIlo T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比MHC-IIhi 配对物含有更多高mRNA 水平的缺氧调节基因 。低氧并不是促成TAM分型产生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M2样MHC-IIlo TAM显型微调作用。该论文于11月12日发表在国外的《癌症研究杂志》。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暴露于肿瘤多个微环境因子中,协同赋予这些细胞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