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降压治疗和血压控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作用

2022-05-1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和控制高血压具有一定疗效,但不良结局的风险仍然较高。β-阻滞剂与甲基多巴相比可能与更好的妊娠结局相关,除了FGR。

慢性高血压(CH)对妊娠有不利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抗高血压治疗是否能改变这些风险。近日,心血管权威杂志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探究降压治疗在CH和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作用。

研究人员使用了1997年至2016年期间来自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的电子健康记录组成了分娩的女性队列。该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子痫前期、早产(PTB)和胎儿生长受限(FGR)。研究人员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比较了伴有CH和不伴有CH的妇女预后,并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来比较降压药物的效果。

研究队列纳入了1304679名妇女和1894184名新生儿。14595名(0.77%)受试者伴有CH,6786名(0.36%)受试者妊娠期服用降压药物。总体而言,伴有CH的女性(与没有CH的女性相比)有更高的子痫前期(调整比值比[aOR]为5.74 [95%CI为5.44-6.07])、PTB (aOR为2.53 [2.39-2.67])、FGR (aOR为2.51[2.31-2.72])的风险。

开出CH降压治疗处方的女性(与未接受治疗的女性相比)出现子痫前期(aOR为1.17[1.05-1.30])、PTB(1.25[1.12-1.39])和FGR(1.80[1.51-2.14])的几率更高。服用甲基多巴(与β阻断剂相比)的女性子痫前期(aOR为1.43 [1.19-1.73])和PTB(1.59[1.30-1.93])的几率更高,但发生FGR的几率较低(aOR为0.66[0.48-0.90])。除了PTB (aOR为1.94[1.15-3.27]),与钙通道阻滞剂(与β阻滞剂)相关的不良结局的几率相似。在接受处方治疗的女性中,较低的平均血压(<135/85 mmHg)与较好的妊娠结局相关。

由此可见,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和控制高血压具有一定疗效,但不良结局的风险仍然较高。β-阻滞剂与甲基多巴相比可能与更好的妊娠结局相关,除了FGR。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明确妊娠期间CH的最佳治疗手段。

原始出处:

Sukainah Al Khalaf.et al.Role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Linked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Hypertension.2022.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2.189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MJ:降压治疗与多种不良事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汇总分析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之一,降压治疗已成为许多医疗保健资源的重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降压治疗与特定不良事件的关系。

JAMA Network Open:对于收缩压低于130mmHg的成人,更佳舒张压范围是多少?

研究结果表明,舒张压低于60mmHg可能是有害的,而舒张压在70至80mmHg之间是收缩压低于130mmHg的患者的最佳目标。

Hypertension: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用于个性化降压治疗指导

在当前指南不推荐治疗的人群中,利用CAC评分可指导高血压治疗和个体化降低心血管风险的预防策略。

JAHA:慢性高血压和降压治疗对不良围产期结局的影响

在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女性中,接受治疗的女性发生SGA的风险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治疗的直接作用引起的,或者由于妊娠期间严重高血压是SGA的危险因素所致,而患有严重高血压的妇女则更有可能接受治疗。

Hypertension: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和血压控制种族差异的全国变化趋势

该研究的这些结果强调了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亚裔和西班牙裔的高血压意识和治疗水平,并对可能导致黑人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下游因素开展更多的调查。

高血压急症降压,不是越快越好!中国共识

高血压急症的血压控制并非越快越好,也并非越低越好,需在对患者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