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J: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远期结局的作用

2017-04-26 MedSci MedSci原创

之前研究报道炎症和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伴随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对临床疗效的综合影响。本研究纳入2000年至2011年间2,164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首次进行PCI治疗,术前行血清白蛋白和hs-CRP水平检测得到相关数据。根据患者血清白蛋白和CRP水平(分别为4.1 g / dL和0.10 mg / dL)将其分

之前研究报道炎症和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伴随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对临床疗效的综合影响。

本研究纳入2000年至2011年间2,164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首次进行PCI治疗,术前行血清白蛋白和hs-CRP水平检测得到相关数据。根据患者血清白蛋白和CRP水平(分别为4.1 g / dL和0.10 mg / dL)将其分为4组。评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全因死亡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在7.5年的中位随访期间,发生331例不良心脏事件(15.3%),其中包括270例死亡和61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 Kaplan-Meier曲线显示,各组间不良心脏事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数值P <0.0001),即使有或没有拿慢性肾脏病做分层分析(均为对数值P <0.0001)。经确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整后发现,高CRP水平、低血清白蛋白与不良心脏事件相关(风险比2.55,95%置信区间为1.72-3.88,P <0.0001,高白蛋白/低CRP组为参照)。

对接受PCI的患者长期不良心脏事件,低血清白蛋白和高CRP水平对其风险具有协同性的不利影响。

原始出处:


Wada H, Dohi T,et al. 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Serum Album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on Long-Term Outcom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irc J. 2017 Apr 1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7-07-25 lofter

    感谢分享!

    0

  2. 2017-05-17 lofter

    感谢分享!

    0

  3. 2017-05-05 清幽蓝燕yan

    感谢作者分享

    0

  4. 2017-05-05 jyzxjiangqin

    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相关研究。

    0

相关资讯

NDT:同步检测尿总蛋白和白蛋白有助于鉴别蛋白尿来源

    检测尿蛋白分子量有助于鉴别蛋白尿来源,尤其是区别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蛋白尿。最近有学者应用电泳法和免疫固定法检测了1011例患者的尿总蛋白/肌酐(uPCR)和尿白蛋白/肌酐(uACR),并计算尿白蛋白/总蛋白(uAPR),同时234例肾内科门诊患者应用检测尿肾小管蛋白标志物NAG和β-MG,并计算其与尿肌酐比值。       结果显示,计

ESC 2013:白蛋白对急性卒中患者无益

  于第22届欧洲卒中大会(ESC2013)公布的急性卒中白蛋白治疗(ALIAS)3期研究表明,与应用盐水治疗相比,急性卒中患者应用白蛋白治疗无更多获益,且与较多的不良反应(肺水肿)相关。   研究的报告者Myron D. Ginsberg博士表示,虽然白蛋白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就像其他许多神经保护剂一样,它似乎只在动物中起作用而非在人类中。在前期的临床前研究中,

The Lancet Neurol:大剂量白蛋白治疗缺血性卒中试验未显示临床获益

研究要点: 1.大剂量白蛋白人体可安全耐受。 2.大剂量白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未显示出临床获益。 缺血性卒中的动物模型显示,25%的白蛋白降低脑梗死体积并提高神经功能预后。之前的一项探索性临床研究显示,高达2g/kg的白蛋白剂量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该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在缺血性卒中起病5小时内给予白蛋白是否改善卒中的预后。 【原文阅读】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组的3期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2009年

根据白蛋白或肾功能衰竭校正苯妥英钠浓度计算公式

根据白蛋白或肾功能衰竭校正苯妥英钠浓度计算公式

白蛋白结合紫杉醇治疗胆管癌初见成效

胆管癌症是最具侵略性肿瘤之一,迄今为止可用的医疗治疗方法受到很大限制。目前MedUni Vienna and Vienna General Hospital临床肿瘤学家证实白蛋白结合紫杉醇(nab-paclitaxel)可以非常有效的对抗胆管癌症。 研究发现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可以在胆管癌症治疗中使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在奥地利,每年有不到800人罹患胆管癌(胆管细胞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一年左右。

PLoS One: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白蛋白的安全性分析

背景:先前研究显示白蛋白治疗缺血性卒中与心肺的不良事件相关,脑出血的发生率较低。研究人员在白蛋白与急性卒中的(ALIAS)第2部分多中心试验中旨在研究,应用白蛋白后神经系统和心肺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年龄在18-83岁之间,基线NHISS ≥ 6,在卒中开始后5h内随机给予ALB治疗或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治疗。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包括症状性脑出血,偏侧颅骨肥大,神经功能恶化,神经细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