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Mol Med:科学家发现哮喘免疫治疗新策略

2018-01-16 感染与免疫中心陈凌课题组 广州生物院

过敏性哮喘影响全球8-16%人口,症状为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当前治疗策略依赖于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但均为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哮喘发作。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广州医科大学联合共建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了一种利用腺病毒载体结核疫苗抑制过敏性哮喘的新策略。1月4日,相关成果以“Immunization with an adenovirus-v

过敏性哮喘影响全球8-16%人口,症状为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当前治疗策略依赖于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但均为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哮喘发作。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广州医科大学联合共建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了一种利用腺病毒载体结核疫苗抑制过敏性哮喘的新策略。1月4日,相关成果以“Immunization with an adenovirus-vectored TB vaccine containing Ag85A-Mtb32 effectively alleviates allergic asthma”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上。

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过敏原诱导的Th2反应过度激活是其中关键环节。为替代激素疗法,多家制药公司或研究机构开发了抗IgE及Th2细胞因子(如IL-4、IL-5、IL-13等)的单克隆抗体。但是,这些疗法仍未摆脱“对症治疗”范畴,不能根治哮喘,疗效相当有限。近二十年前,科学家发现接种卡介苗的人群患哮喘概率较低,开启了以卡介苗预防或治疗哮喘的系列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但在十多个临床试验中,卡介苗效果并不理想。

健康状态下,体内Th1、Th2反应相互制约、动态平衡。卡介苗在历经数百次传代后,某些疫苗株因缺失关键抗原,其诱导Th1反应的能力下降,不能有效抑制Th2过度激活及哮喘发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的两种优势抗原,对其进行基因密码子优化以高效表达,将两种抗原基因融合后以腺病毒载体携带从而制成新型结核疫苗。由于腺病毒载体疫苗具有诱导强烈Th1反应的性能,研究人员期望该疫苗诱导的Th1反应可以有效逆转哮喘状态下的Th1/Th2失衡。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可诱导显着强于卡介苗的Th1反应,有效降低肺部炎症并抑制哮喘发作。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该疫苗作用的内在机理,发现该疫苗不但调节了肺部免疫稳态使得Th1/Th2反应趋于均衡,而且削弱IL-33的分泌从而抑制了IL-33/ST2信号通路。该疫苗实现上述作用依赖于Treg细胞。这些发现为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支持。

原始出处:

作者:感染与免疫中心陈凌课题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Autophagy:浙大研究人员揭示自噬对哮喘的加剧作用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在该疾病过程中,B细胞在IgE的产生和抗原呈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显示,Atg(自噬相关)等位基因突变与哮喘有关。

JAMA Pediatr: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增加哮喘儿童骨折风险吗?

目前,医生治疗儿童哮喘会因为担心骨折风险而限制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2018年1月,发表在《JAMA Pediatr》的一项由加拿大科学家进行的巢氏病例对照研究中,考察了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使用和哮喘儿童骨折之间的相关性。

Respir Res:单一吸入器:ICS/FABA是间歇性和轻度哮喘缓解治疗的理想选择?

2017年12月,发表在《Respir Res》上的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考察了在单一吸入器中,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ICS/FABA)作为间歇性或轻度哮喘患者症状驱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Pediatr Pulmonol:紧急口服激素的家庭供应能否降低哮喘患者的医疗资源使用率?

2017年12月,发表在《Pediatr Pulmonol》上的一项研究,在中度至重度持续性哮喘儿童中,考察了家庭紧急口服激素对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影响。

Chest:伊曲康唑与泼尼松龙治疗急性期ABPA并发哮喘的疗效比较!

由此可见,急性期ABPA患者采用泼尼松龙治疗比伊曲康唑能更有效地诱导出反应。但伊曲康唑也有相似的效果,并且与泼尼松龙相比副作用更小,在ABPA的初始治疗中伊曲康唑仍然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我国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在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与处理上,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救治水平,同时造成治疗成本增加。为更好的规范临床医师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医疗行为,更新疾病诊治观念,提高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水平,中国哮喘联盟组织国内有关专家,认真讨论,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重要文献,制订本共识,供广大同道参考。希望对临床诊疗、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