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Thromb Haemost: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心血管事件风险

2018-09-05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在缺血性卒中后的第一年内,当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心肌梗塞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中度增加以及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相关,而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不受影响。

近日,血栓和凝血疾病权威杂志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血管事件的风险。

研究人员在丹麦通过医疗登记处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确定了所有因首次缺血性卒中住院的患者(2004-2013)。研究人员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分类为当前使用(入院前最后一次处方≤90天)、以前使用和未使用。以未使用者为参考,研究人员分析了与糖皮质激素使用相关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心肌梗塞和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并且基于Cox回归分析计算了具有95%置信区间(CI)的合并症和治疗调整后的1年风险比(aHR)。

研究人员确定了98487例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后,当前糖皮质激素使用者的1年缺血性卒中累积发生率为16.4%,而出血性卒中(0.46%)、心肌梗死(1.35%)和静脉血栓栓塞(0.98%)的风险较低。在当前糖皮质激素使用者中,心肌梗死的aHRs增加(1.32,95%CI为0.98-1.76)和静脉血栓栓塞(1.39,95%CI为0.99-1.94),出血性卒中的风险降低(aHR=0.60, 95%CI为0.38-0.93),但与复发性缺血性卒中无关(aHR=1.01,95%CI为0.94-1.09)。

由此可见,在缺血性卒中后的第一年内,当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心肌梗塞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中度增加以及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相关,而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不受影响。

原始出处:

Jens Sundbøll,et al. Preadmission use of Glucocorticoid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1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th.1428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Lancet Neurol:高脑出血风险的缺血性卒中 哪种方案能走好钢丝绳?

对于脑出血高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药物预防心血管事件就像是在走钢丝绳,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是临床医生的一大挑战。2018年1月,发表于《Lancet Neurol》上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PICASSO),考察了西洛他唑vs阿司匹林联合或不联合普罗布考对预防亚洲脑出血高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效果。

JAHA:脂肪组织中亚油酸与缺血性卒中

由此可见,脂肪组织中亚油酸含量与总的缺血性卒中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卒中风险成反比。

Neurology CP:肝硬化相关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肝硬化对脑血管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同时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尽管有报道显示颅内出血和血管畸形与肝脏疾病有关,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肝硬化会引起于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后者表现为远端肺动脉扩张、扭曲,产生分流,甚至发生动静脉(arteriovenous,AV)畸形。

NEJM:POINT试验硬着陆

小卒中或TIA后90天内的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为3-15%。在几项试验中,阿司匹林显示能够降低20%卒中复发风险。氯吡格雷通过P2Y12-受体途径阻断血小板聚集,能够协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比单用阿司匹林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缺血事件的风险。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手术期间采用局部麻醉怎么样?

在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动脉内治疗(intra-arterial treatment,IAT)中,经常会采用麻醉支持。IAT期间麻醉支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患者的运动、增加患者的舒适性、便于迅速治疗以及尽量较少并发症的风险。IAT期间的麻醉管理有几种选择方案;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清醒镇静(conscious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的诊断和管理,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CAD)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抗栓、他汀和危险因素的干预是管理症状性ICAD的主要方法。本文以一个病例为引导,介绍了活动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的诊断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