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Open:抗抑郁治疗时应警惕躁狂症的发生

2015-12-17 MedSci MedSci原创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抑郁药治疗与日后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发生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抑郁药治疗与日后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发生之间的关系。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21012名单相抑郁症成人患者。根据其电子病历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抗抑郁治疗情况。时间为从诊断为从诊断为单相抑郁症至随后诊断为躁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使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数据,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协变量。

结果发现,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总发病率为10.9/1000人年。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发生高峰年龄在26-35岁之间(12.3/1000人年)。既往抗抑郁治疗与日后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率的增加有关,从13.1/1000人年增加至19.1/1000人年。多变量分析表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HR=1.34,95% CI 1.18-1.52)及文拉法辛(HR=1.35,95% CI 1.07-1.70)的使用与日后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明显相关。

总而言之,本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治疗与日后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抑郁治疗时考虑躁狂症发生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原始出处:

Rashmi Patel, Peter Reiss1 et al.Do antidepressants increase the risk of mania and bipolar disorder in people with depression? A retrospective electronic case register cohort study. BMJ Open 2015;5:e008341 doi:10.1136/bmjopen-2015-008341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5-12-18 wgx316
  2. 2016-07-27 feather89
  3. 2015-12-26 hixiaoluo

    好文章,值得看。

    0

相关资讯

BMJ:阶梯疗法为视力障碍老年人的抑郁或焦虑开启了新希望

对于中老年视力障碍和阈下抑郁症/或焦虑(主要由年龄相关的眼部疾病引起)患者,使用阶梯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是否能够有效预防抑郁,精神抑郁,和焦虑症的发生?

BJSM:适度看电视、玩电脑,不抑郁

  年轻人如果花费太多时间在看电视或玩电脑上,则他们患抑郁症的概率相较于那些没有这些嗜好的人将明显升高,然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适度地看电视或玩电脑则会使情绪达到最佳。 许多儿科医生建议儿童每天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不得超过两个小时,因为过度的使用电视,电脑以及移动设备将会导致肥胖以及其它健康问题,而且还会影响智力的发育。   最近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收集了之前研究中发

BMC Nephrol:亟需在伴抑郁的透析患者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

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患病率约为20%-40%。因苦于明显的方法学问题,鲜有关于抗抑郁药对透析患者的有效性临床研究。近期有学者在诊断为严重抑郁的透析患者中评估了开展随机对照试验的可行性。相关论文发表于《BMC肾脏病学》(BMC Nephrol)杂志。该项试验是一项2期筛选阶段的随机对照研究。最初筛选出贝克抑郁量表评分为16分及以上的患者,这些患者被精神病学家诊断为严重抑郁,并受邀参与试验。参与试验

Am J Psychiatry:严重抑郁症的内侧额叶畸变

目的:已经证实异质人额叶是作为严重抑郁症功能失调网络的一个节点。内侧(社会情感)VS 侧部(认知)额叶对于抑郁症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作者使用形态测定,比较抑郁病人之间的额叶微观结构,用单变量和多变量进行统计。方法:对73例抑郁症病人和73例无精神疾病史的正常对照组进行多点以像素和区域为基础的形态学测定的MRI分析。首先通过wise-细分形态分析比较抑郁患者和对照组的额叶体积。第二种方法,通

JAMA:医生抑郁比例高

图片来源:网络医生工作繁重、压力偏大已是众所周知,医生的心理健康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住院医生的抑郁症患病率的确高于平均水平。医生的心理健康不只影响他们的个人生活,还与医疗服务态度和品质有关,甚至会增加医疗差错的发生率。近年来,有关医生抑郁症患病率的研究数量不少,但可能由于研究样本数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美国医学会杂志》12月8日刊登一项最新研究,来自

Stroke:哪些卒中幸存者发生抑郁风险较高?

背景和目的:尽管卒中后抑郁较常见,抑郁发生是否存在种族差异尚不清楚。因此,研究者在多种族卒中队列研究中调查种族和抑郁的关系。方法:在社区居住的城市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进行的预防卒中再发的研究中,调查患者基线抑郁和功能状态的量表,人口学资料,共发病和社会经济状态。结果:包括556名受试者,平均年龄64岁。绝大多数是黑人(44%)和拉丁美洲人(42%)和女性(60%),招募的受试者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