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CRISPR-Cas9系统构建心脏衰竭小鼠模型

2016-01-21 佚名 生物谷

突变体小鼠模型为我们研究个别基因对发育、生理以及疾病发生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传统的小鼠突变体模型构建是一项十分耗时耗力的工程。最近的CRISPR-Cas9系统对于动物体的遗传修饰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 CRISPR系统首先被发现于细菌抗病毒侵染的免疫系统,通过一类sgRNA的介导,核酸内切酶Cas9能够被引导到特定的基因序列区域,Cas9的切割会造成基因的双链断裂,而在基因损伤修

突变体小鼠模型为我们研究个别基因对发育、生理以及疾病发生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传统的小鼠突变体模型构建是一项十分耗时耗力的工程。最近的CRISPR-Cas9系统对于动物体的遗传修饰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

CRISPR系统首先被发现于细菌抗病毒侵染的免疫系统,通过一类sgRNA的介导,核酸内切酶Cas9能够被引导到特定的基因序列区域,Cas9的切割会造成基因的双链断裂,而在基因损伤修复过程中,由于常常会发生错误,有可能会造成碱基的增减突变。额外的碱基增加或减少会使得该基因密码子提前终止,造成蛋白的突变。这一特点使得CRISPR系统能够用于个体水平的基因编辑。更进一步,如果编辑对象是动物的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干细胞,就能够得到全身性基因敲除的动物。然而,该技术的缺点在于很多基因全身性的敲除都会导致致死的表型。目前利用CRISPR技术对动物进行组织特异性遗传修饰技术还不够成熟。

最近,来自西南医学中心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的Eric N. Olson研究组构建了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Cas9的小鼠,之后利用腺病毒介导的针对Myh6基因的sgRNA的感染,成功得到了心肌细胞特异性Myh6基因敲除的小鼠。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NAs杂志上。

首先,作者介绍了他们构建Myh6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的过程,方法已经在上述内容中介绍过了。之后他们通过生化与成像的方法证明该小鼠在心肌细胞内Myh6基因得到了敲除。

进一步,作者发现这一突变体小鼠患有心脏衰竭与异常肥大症。相比野生小鼠,突变体小鼠心肌缩短率有明显的降低。之后,作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Cas9阳性的心肌细胞,进行体外sgRNA刺激。结果显示,Myh6特异性的sgRNA诱导能够造成心肌细胞的增大与延长。

综上,作者利用心肌细胞特异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小鼠心脏疾病模型,该技术对于后续的组织特异性基因修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始出处:

Kelli J. Carroll, Catherine A. Makarewich,et al.A mouse model for adult cardiac-specific gene deletion with CRISPR/Cas9.PNAS.Jan 12,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avex阿尔兹海默药物疗效显著 ,百健和礼来是喜是忧?

Anavex生命科学公司近日公布喜讯,其阿尔兹海默药物AVANEX 3-71获得临床前积极数据。Anavex公司当日股价冲破板块季度预期,强势上涨16.50%,引起业内一片沸腾。 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在较低剂量下便可同时激活Sigma-1受体和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R),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的认知缺陷和病理进程,发挥神经保护和益智作用。这项研究将为AVANEX 3-71进入临床应用及评估提供

Bluebird临床数据不甚理想 基因疗法任重而道远

基因疗法在近年来已经从假想逐渐变成了现实。然而,这一疗法经历的起起伏伏让人不禁为其前景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近,基因疗法的先驱Bluebird生物医药公司上周在美国血液病学会会议上公布了其基因疗法LentiGlobin BB305的最新临床研究结果。然而,这一结果未能达到预期,使公司股价遭受重创,基因疗法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云。 研究人员发现BB305疗法在一些带有β-球蛋白基因缺陷患者

讲座:巴尔的摩的免疫工程疗法 让人类最终战胜HIV

戴维·巴尔的摩(英语: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会长。   近30年来,David Baltimore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教员。在他早期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中,于1970他发现了肿瘤病毒的逆转录酶,从而为病毒从RNA到DNA的转化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自然》评选2015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中国科学家黄军就入选

1.C.Figueres:气候变化卫士 Christiana Figueres出生在哥斯达黎加一个掌握政权的政治家庭,因此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行动主义作风。他的父亲菲格雷斯·费雷尔曾领导该国1948年内战并当选第一任总统,她的兄弟也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总统,她的母亲也曾在国会任职。朋友和同事评价称,Figueres打破了自己在哥斯达黎加的舒适区域,踏上了国际环境保护的竞技场。 “在这个

科研转型,且转且探索

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首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青蒿素发现者--屠哟哟教授的获奖引起了广泛探讨,中国在国际科研圈的影响力正显着提高。而近日Nature杂志公布的2015年度十大人物中,来自中山大学的生物学家黄军就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华裔女科学家鲍哲楠也因各自在其专业领域的突出贡献再一次将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科研界。 中国在科研领域显着和持续的投入,已推动了国家科研产出的大幅增加。然而,中国科研的

新一代“腺病毒载体”凤凰涅磐,助力基因治疗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出,腺病毒载体(Adenovectors)又热了起来。在基因医学(gene-based medicine)引发最初的兴奋20年后,研究人员和媒体又一次对该领域出现的一系列医学突破表现出了狂热之情。推动这一“复兴”的力量是大量技术的进步,比如CRISPR/Cas9和其它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TALEN、Zinc Finger和 ARCUS)。 这些基因编辑技术为研究人员修改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