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肿瘤适应低氧环境的分子机制被揭示,可能与小窝蛋白有关

2016-04-28 佚名 不详

2016年4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靶向目标物在不伤害周围的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可以进入癌细胞并传递致命细胞毒素。这在癌症研究中是一个长期的愿景,但它已经被证明很难实现。瑞典隆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在这个方向上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Figure 1: Dynamics of constitutive membrane protein endocytosis. “多年来,我们试图

2016年4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靶向目标物在不伤害周围的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可以进入癌细胞并传递致命细胞毒素。这在癌症研究中是一个长期的愿景,但它已经被证明很难实现。瑞典隆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在这个方向上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Figure 1: Dynamics of constitutive membrane protein endocytosis.
Dynamics of constitutive membrane protein endocytosis.

“多年来,我们试图阐明目标蛋白在癌细胞表面可以用来帮助这些“目标物质”进入细胞。发展这种方法非常复杂,但让我们感到很高兴的是终于成功了,”临床肿瘤学教授Mattias Beltin说。他的研究小组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新方法。

Mattias Belting描述了癌症肿瘤内部的不利环境。肿瘤的细胞快速分裂导致缺氧、低pH值、营养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癌细胞自发死亡,而其它癌细胞可以在辐射、化学或免疫疗法的作用下死亡。然而,一些癌细胞适应和生存能力非常强。

“我们称之为压力细胞,它们对常规的癌症治疗来说具有抵抗性。这些是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杀死癌细胞的原因” Mattias Belting解释说。

隆德的研究人员绘制了数以千计存在于普通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低氧环境下都 发生了改变。他们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蛋白--小窝蛋白(caveolin-1)作为守护蛋白,防止许多表面蛋白进入压力癌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它维护肿瘤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组的转换(蛋白质内化)起关键性作用,这一作用不依赖HIF。

研究者识别了大约30种目标蛋白质,存在于大量的压力癌细胞表面,它们有能力有效地通过守护蛋白,被运送到癌细胞中。对这些蛋白质之一,他们已经成功地设法靶向毒性结合目标蛋白,连接到一个特定的细胞毒素的某种抗体形式,它能够进入并杀死压力细胞,而其他细胞安然无恙。

“研究结果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发现的蛋白质不仅存在于压力癌细胞中,其中一些也可以作为目标提供药物进入癌细胞中”该研究的第一作者Erika Bourseau-Guilmain说。

关于该研究项目研究组有相当大的兴趣。他们的方法和一些目标蛋白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文章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其他研究人员对该研究有了进一步了解。

“我们希望继续研究其他被识别的目标蛋白质。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其他类型的压力细胞,用来开发潜在的目标蛋白质药物”Mattias Belting.说。

隆德研究人员曾研究过成胶质细胞瘤,它是脑瘤的一种,很难治疗。然而,他们相信“目标蛋白法”不仅可以用在这种类型,也可以用在其他许多类似的类型癌细胞中。

原始出处:

E. Bourseau-Guilmain, J. A. Menard, E. Lindqvist, V. Indira Chandran, H. C. Christianson, M. Cerezo Magaña, J. Lidfeldt, G. Marko-Varga, C. Welinder & M. Belting.Hypoxia regulates global membrane protein endocytosis through caveolin-1 in cancer cells.doi:10.1038/ncomms11371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Article number: 11371 doi:10.1038/ncomms11371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6-10-03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深度好文,值得关注

    0

  2. 2016-06-09 Wuhuayan

    目前缺氧与肿瘤研究很多

    0

  3. 2016-05-10 stead

    学习了,很好的

    0

相关资讯

中医药破解肿瘤常见并发症难题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作用,北京市科委于2013年启动“中医药提升恶性肿瘤疗效系统研究”重大项目,该项目以中医药治疗提高恶性肿瘤并发症有效率为研究切入点,旨在挖掘传统中医药丢与恶性肿瘤治疗的医学价值。 在4月17日世界肿瘤日,北京市科委发布了该项目取得的相关成果。 挖掘传统中医药优势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自2010年开始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市卫计委通过开展“十

中国科研团队国际首创采用囊泡法治疗肺癌

中国一科研团队21日在此间宣布,在国际上首创了肺癌治疗新技术——囊泡治疗法。 这家科研团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院方21日在武汉向媒体介绍称,囊泡治疗技术具体过程为:从患者胸腔积水中分离出肿瘤细胞,扒下其“外衣”——囊泡,在囊泡内裹上化疗药物,再把囊泡输回患者胸腔,让装在囊泡内的化疗药物精准定位并杀死肿瘤细胞。 2015年7月,46岁患者刘先生在武汉

这个病人的日记值得所有人看看

导读:我是一名癌症病人,治疗结束后写了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结束治疗已经一年。回想治疗期间的点点滴滴,虽仍觉伤心委屈,但庆幸自己挺过来了。这一年中每次去复查,偶尔遇见曾经的“病友”,有的精神焕发,有的萎靡颓废。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有人越战越勇,有人逐渐败下阵来。想写下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一些这一年多来的感悟,希望能传达一些正能量,也希望能给其他病人一些参考。 我14

液体活检开启癌症早期诊断大门

抓住血液中的肿瘤“尾巴” 液体活检开启癌症早期诊断大门 提取自血液样本的肿瘤DNA能够用于了解癌症,避免手术活检穿刺。 图片来源:Cultura RM/Alamy Stock Photo 肺部活检是一个侵入性的痛苦过程,对一位80岁的老太太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通过穿刺性检查,肿瘤学家Geoffrey Oxnard给患者开出了一种相对应的靶向药物。经过治疗,患者的肿

吕雪梅教授:肿瘤内部和之间的异质性演化及其医学意义

4月23日,肿瘤异质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进入第二天的议程,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吕雪梅博士发表了题为《肿瘤内部和之间异质性的演化及其医学意义》的演讲。吕雪梅教授创造性地运用群体遗传学模型分析了肿瘤内部和肿瘤之间的异质性,发现肿瘤内部异质性的演化实质上是细胞水平的非达尔文过程,而自然选择可能在肿瘤间的异质性中扮演重要角色。 吕雪梅教授表示,肿瘤发生时体细胞演化的过程,正如自

情绪与肿瘤的密切关系

人类抗击肿瘤已100多年,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相继问世,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新技术亦层出不穷。在一系列对肿瘤的密集打击中,一些科学家正提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防治方法:快乐!国内外一系列新证据发现:精神因素不只关乎情绪,还与神经调控、免疫系统、激素分泌,以及最终癌的发生有着微妙关联。基于科学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这种新认识,肿瘤防治也提出了一条新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