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Psychiatry:嘿,胖纸,知道你为啥这么能吃么?

2014-09-10 佚名 生物谷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由于大脑中促进饮食习惯及较少回报的脑部化学物质的差异,相比瘦弱个体来讲,肥胖个体对环境中的食物更加敏感。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脂肪含量不同的43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研究,相比较瘦个体来讲,肥胖个体更易于在其大脑习惯形成区域积累较多的多巴胺活性,而在控制回报的区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由于大脑中促进饮食习惯及较少回报的脑部化学物质的差异,相比瘦弱个体来讲,肥胖个体对环境中的食物更加敏感。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脂肪含量不同的43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研究,相比较瘦个体来讲,肥胖个体更易于在其大脑习惯形成区域积累较多的多巴胺活性,而在控制回报的区域多巴胺活性则较少;这些差别就会使得肥胖个体对食物更加没有抵抗力,从而降低对食物的奖励机制,多巴胺作为大脑中的化学信号物质,其影响着机体的奖惩机制、习惯的形成及动机。

研究者Kevin D. Hall表示,我们不能确定是否肥胖是产生多巴胺活性的原因还是结果,但是相比有意识的选择,基于无意识习惯的饮食或许并不能使得个体维持一个健康的身材;这就意味着一些刺激物,比如爆米花的味道或者美食的香味就会牵引着肥胖个体,而这种效应远胜于对瘦弱个体带来的效果。

这项研究中,参与者均遵循了相同的饮食、睡眠及活动准则,研究人员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获得个体对环境中刺激物是否存在过量食用的趋势,正电子发射层描记术(PET)可以用来评估个体大脑中多巴胺的位点。据美国CDC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公民都是肥胖个体,而肥胖相关的疾病,比如心脏病、II型糖尿病或者特定类型的癌症等。

该研究为揭示肥胖发生的复杂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也为开发改变肥胖个体的饮食方式促进其健康提供了研究数据,下一步研究人员将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检测,随着肥胖个体饮食改变时其大脑中多巴胺的活性及其行为习惯。

原始出处:

J Guo, W K Simmons, P Herscovitch, A Martin and K D Hall.Striatal dopamine D2-like receptor correlation patterns with human obesity and opportunistic eating behavior.Molecular Psychiatry,(9 September 2014) | doi:10.1038/mp.2014.102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