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中科院研究组揭示抑癌基因UTX与癌症发病率的性别差异

2018-07-17 佚名 生信者言

7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姜海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UTX is an escape from X-inactivation tumor-suppressor in B cell lymphoma”。

7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姜海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UTX is an escape from X-inactivation tumor-suppressor in B cell lymphoma”。

该项研究工作通过实验证实了UTX是逃脱X染色体失活的抑癌基因(EXITS),这可能是男性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的原因之一。同时,该研究工作发现了UTX失活在肿瘤起始、发展和抗肿瘤药物应答中的重要影响,为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肿瘤耐药的分子基础与疗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很多肿瘤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患癌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多位学者根据人类癌症基因组数据中X染色体关联的抑癌基因的变异特征,提出了逃脱X染色体失活的抑癌基因(EXITS)理论。

该理论认为,X染色体上有一些潜在的抑癌基因,由于它们通过特殊途径逃脱了X染色体失活机制,使得女性的两个拷贝的X染色体抑癌基因都能表达,并具有抑癌功能。因此在女性中,两个拷贝的抑癌基因同时失活才能允许癌症发生,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单一拷贝的X染色体抑癌基因的失活就可以允许癌症发生。这可能是癌症发病率的两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X染色体上的UTX等基因在癌症中发生较高频率的突变和删失,被推测是决定上述现象的重要候选EXITS基因(Escape from X-Inactivation Tumor suppressor)。



在该项研究中,姜海课题组报道了UTX作为逃脱X染色体失活的抑癌基因(EXITS)的直接实验证据,借助小鼠自发淋巴瘤模型,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过程中,UTX拷贝数呈现显着的剂量效应,这强有力地支持了EXITS理论。更重要的是,UTX敲除不仅会加速淋巴瘤的发生,同时也会明显促进淋巴瘤的发展。敲除的淋巴瘤中高表达在小鼠模型中,UTX敲除的小鼠的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更高,出现了脑侵犯和更明显的血管形成。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淋巴瘤和小鼠淋巴瘤中,UTX失活的肿瘤都会过表达影响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因子Efnb1。在淋巴瘤细胞系中过表达Efnb1会导致脑侵犯和血管生成等恶性表型。这一发现为理解UTX的失活如何促进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淋巴瘤脑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

最后,针对UTX缺陷的肿瘤,首次对已经在临床中使用的化疗药物进行联合致死分析,发现UTX失活的淋巴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Cytarabine)高度敏感,这为淋巴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博士后李晓曦(现就职于江苏大学医学院)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姜海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课题组成员张艳丽在小鼠繁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项研究得到了陈德桂研究员和郑丽婷博士在UTX敲除小鼠等方面的大力帮助,同时感谢赵静尧博士和魏庄博士等的协助。本项目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资助,同时获生化与细胞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的技术支持。

原始出处:Xiaoxi Li, Yanli Zhang, Liting Zheng, et al. UTX acts as an ‘escape from X-inactivation tumor-suppressor’ during Eμ-Myc-induced lymphomagene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July 2018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ature:抑癌基因p53和罕见发育障碍之间的分子关联

CHARGE综合症影响着万分之一的婴儿的健康,其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眼缺损、心脏缺陷和后鼻孔闭锁等,起初,研究者在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时检测了肿瘤抑制蛋白p53的特性,并没有调查发育的障碍,但是当小鼠模型产生了一系列的机体缺失时,研究者们就将p53和CHARGE综合症的发病联系起来了。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者表示,p53或许和CHARGE

Genome Res:研究首次揭示“跳跃基因”引发结直肠癌的机制

Genome Res:研究首次揭示“跳跃基因”引发结直肠癌的机制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跳跃基因引发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Genome Research。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了解了“跳跃基因”——从染色体的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个部位的DNA片段。在那十年里,遗传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Barbara McClintock在研究玉米植株时发现了跳跃基因。最近,科

Cell Res:广州医科大学唐道林课题组发现新的胰腺肿瘤抑癌基因

2017年4月4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广州医科大学蛋白质修饰与降解实验室唐道林博士课题组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报道了内源性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胰腺肿瘤的新型抑癌基因。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因此,揭示胰腺癌的发病机

Hepatology:郑晓峰教授团队揭示肝癌新抑癌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最常见的形式,占全球癌症病人死亡率的第二位。其五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个细胞生长、代谢的中央控制器。它也是公认的抗癌药物的主要靶点。mTOR 信号通路高度激活是肝癌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然而,因为 mTOR 上游基因 PIK3CA 和 PTEN 在肝癌中的突变率低,所以 mTOR 过度激活的机制仍然不

Nat Genet:CRISPR与DNA条形码 “联姻”,追踪癌症发展

CRISPR作为一项基因编辑新技术,已在生物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找了一个新方法——将CRISPR/Cas9与DNA条形码技术联合起来,可以修饰小鼠的肺部中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并能精确追踪肿瘤的单个细胞。这一“强强联合”或将显著加速癌症研究和药物开发。

Gene Therapy:好心帮倒忙,抑癌基因 TET2 或降低 CAR- T 疗效

今天 CAR- T 先驱 Carl June 小组在《自然》杂志报道一例 CLL 患者的神奇运气。这位患者 78 岁时需要 CAR- T 疗法,第一次输入自体 CD19 CAR- T 除了发生严重细胞因子风暴(CRS)外没什么其它后果。因为疗效不好可能是因为被迫使用了 IL6 抗体,所以两个月后又把剩下的 CAR- T 细胞输入给该患者。这次他可是中了彩票了。虽然两个月还没啥反应,但两个月后突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