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七成人群不知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治疗手段

2012-10-16 长城会官网 长城会官网

  近期几项研究发现,在北京市普通市民中,超过70%的人不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治疗手段(包括溶栓和急诊介入治疗)。   “这就带来很大的问题,比如,医生在确诊患者的病情之后,需要向患者或家属讲述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讲清楚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还有费用等问题,以打消他们的顾虑,这样就会延误一段时间。而在心肌梗死的急救时,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每延误一分钟,都有心肌细胞在死去。”胡大一指出。

  近期几项研究发现,在北京市普通市民中,超过70%的人不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治疗手段(包括溶栓和急诊介入治疗)。

  “这就带来很大的问题,比如,医生在确诊患者的病情之后,需要向患者或家属讲述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讲清楚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还有费用等问题,以打消他们的顾虑,这样就会延误一段时间。而在心肌梗死的急救时,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每延误一分钟,都有心肌细胞在死去。”胡大一指出。

  而后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问题:患者到达医院后,从做心电图后明确诊断心肌梗死,到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溶栓或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时间占了40-50分钟。而国外基本上一确诊,5至10分钟内就会进行治疗。

  北京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还有一个特点,接近30%的患者经历过转诊,也就是患者到达首诊医院,并没有接受治疗,而是经过转院,转到大医院才进行救治,经过转诊的患者因为转诊的延误,没有尽快得到救治。没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医院,但因为社区没有救治能力,往往将患者转诊到大医院,也就是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在院前延误的时间较多。

  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对就医最大的顾虑是担心医疗费用,占45.91%,其次是怕影响他人(22.01%)。

  另有一项研究发现,已患心肌梗死者,随着教育程度和收入的增加,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随之增加,而教育水平低的患者,吸烟者较多。这与国外的情况相反,在欧美国家,低教育程度和低收入人群是健康水平较差的群体,而较高的社会经济学人群往往是健康状况良好的预测因素。这可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饮食习惯以及教育和收入较高的人群精神压力大,以及体力活动少有一定关系。

  针对北京市目前的问题,胡大一教授指出,救治心肌梗死首先要建立一个有序转运的院前急救体系,第二,对广大群众来说,了解心肌梗死的症状和治疗手段,有胸痛上医院,不是上医务室,而是尽快呼叫急救系统,要去有抢救条件的大医院。第三,对于在后半夜至凌晨发病的人,不要担心影响别人的休息,这样会坐失良机。第四,应建立医保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支付,解除患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