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Glaucoma:中国原发性闭角病患者角膜散光的调查研究

2018-08-27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Zuo C近日在J Glaucoma发表一篇调查报告,对原发性闭角病(PACD)患者在晶状体摘除前的角膜散光进行了分析,对其人口统计学和分布等进行了研究。

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Zuo C近日在J Glaucoma发表一篇调查报告,对原发性闭角病(PACD)患者在晶状体摘除前的角膜散光进行了分析,对其人口统计学和分布等进行了研究。

在PACD患者中进行术前相关测量。记录人口统计学和生物学数据,包括角膜散光和角膜曲率(K)等。结果,他们总共研究了808例(1001只眼),平均年龄为67.66±9.07岁,平均视轴长为22.55±0.89mmmm。平均角膜散光为1.08±0.78屈光度(D)。角膜散光在0.25D和1.25D之间约有66.50%的眼睛,29.68%的眼睛中为1.25D或更高,3.82%的眼睛中小于0.25D。具有原发性闭角倾向(PACS)、原发性闭角(PAC)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角膜散光分别为1.08±0.77 D、0.98±0.62 D和0.89±0.69 D。有50.60%的眼睛被分类为规则散光(ATR),20.71%的眼睛是倾斜的。随着年龄的增长,ATR散光显着增加(P <0.001)。PACD的角膜散光为1.07±0.77 D,虽然在统计学上显着高于ARC(0.98±0.66 D,P = 0.018),但两者均无临床差异。

因此,他们认为,结果为PACD患者的角膜散光提供了规范化的数据。角膜散光主要分布在0.25 D至1.25 D之间。研究结果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原文出处:

Zuo, C., et al., Investigation of Corneal Astigmatism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gle Closure Disease. J Glaucoma, 2018.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国公民携“抗癌药”入境印度被捕?细思极恐的反操作

据印度媒体报道,今年6月20日,一名中国男子在印度首都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因携带大量的抗癌药入境被捕。虽然在南亚涉及各国的海关案件时有发生,但本次案情最蹊跷之处在于,印度是全世界闻名的廉价抗癌靶向药生产基地,被称为“世界药房“。既然如此,为何会有人从中国携带如此海量的抗癌药进入印度,进行反操作?真实还是部分真实?“刚看完,足足哭了一个小时,患者还是不要看了,我们这些经历过的人,去看很难控

药物治疗怎样才是最适宜?看看专家大腕怎么说

近些年,基因组技术的革新引领了新药靶点数量增加,推动了新药的研发和使用;循证医学、价值医学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药物合理使用和医疗的进步。在近日由北京药学会主办,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协办,《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临床药物治疗大会上,大会以“共同追求适宜的药物治疗”为主题,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了众多医药界新思想、新动态,其中几位专家的演讲格外精彩。

有一种癌症在中国治疗更便宜:欧洲66万元,上海3.8万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双提升”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7月19日)上午在上海召开。

Protein & Cell:中国团队发现基因治疗新武器: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成功改进了ABE基因编辑系统,相关成果于2018年7月31日发表在《protein&cell》杂志上。

中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质量评价标准出台:30天死亡率是结局指标

在中国,高血压患者很庞大达2.7亿,由此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也呈“水涨船高”。

中国将针对48个境外已上市的临床亟需新药进行优先审批

为了加速新药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刚刚提出了48个境外已上市临床亟需新药名单,经申请人证明不存在人种差异的药物,可通过境外试验数据申请中国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