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获准临床研究

2015-06-04 倪思洁 黄辛 中国科学报

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左建平研究组与李英研究员历时15年研发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1.1类候选新药“马来酸蒿乙醚胺”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核准的I、II、III期临床研究批件,即将启动临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长期缺乏新型治疗药物。目前SLE临床治疗仍然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联合使用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易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等

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左建平研究组与李英研究员历时15年研发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1.1类候选新药“马来酸蒿乙醚胺”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核准的I、II、III期临床研究批件,即将启动临床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长期缺乏新型治疗药物。目前SLE临床治疗仍然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联合使用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易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种并发症。

自2000年起,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针对青蒿素类化合物,开展了以免疫调节活性为导向的药物化学与药理学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合成了多系列的新型青蒿素衍生物,发现了一批具有更强免疫抑制活性以及口服吸收良好的水溶性衍生物,最终确定了马来酸蒿乙醚胺作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1.1类候选新药,十余年的研究证实其能够抑制自身免疫异常反应,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

马来酸蒿乙醚胺是由我国科学家创制的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适应症的候选新药,两项专利获中、美、欧、日等国家地区授权,得到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项目的支持。

作者:倪思洁 黄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07-25 1571f46522m

    学习

    0

  2. 2017-07-21 1571f46522m

    学习

    0

  3. 2015-06-25 nizongzan

    加油

    0

  4. 2015-06-25 nizongzan

    免疫病难治

    0

相关资讯

Lupus: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足部受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表现不同。从严重的威胁生命的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到皮肤、骨骼肌肉和血管系统受累以及感染并发症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一而足。然而,对下肢的受累情况一向缺乏关注。因此,来自英国萨尔福德大学的AE  Williams等人将注意力集中在SLE患者的下肢和足部受累情况上,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9月的Lupus(狼疮)杂志上,此篇叙事性文献综述的目的

Osteoporos Int: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折风险增加

为了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骨折风险,并评估SLE患者临床骨折相关的危险因素,来自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附属南安普顿总医院的F. de Vries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SLE患者临床骨折风险增加,之前6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病程长伴有神经、精神系统损伤和之前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病史与SLE患者骨折风险增加有关。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12月03日的Os

Lupus:重视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抑郁症

研究要点: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2.患者抑郁评分分数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伴发抑郁症时治疗率低,应引起重视并进行积极治疗。 目前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抑郁症的患病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一些研究中报道,SLE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23%—55%,但这些研究的数据都未与一般人群的抑郁症患病率作比较,且已出版的研究中亦无评估心理应激与

Rheumatology:超声可有效检测SLE患者亚临床滑膜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多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病变是该疾病最常出现的症状之一,同时也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症状。SLE的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痛、关节炎以及少见的关节畸形。来自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的Iagnocco博士等对SLE患者的关节病变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研究者对SLE患者的手、腕、足关节进行超声(US)检查,评估局部炎症性病变的发病率与严重性,并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

Lupus:高龄发病的SLE患者生存率更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表现为相对良性的病程或急进而严重的病程,甚至导致器官衰竭乃至死亡。SLE主要在20或30多岁的女性人群中发病,但其性质和严重程度会因年龄而异。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在“早发组”和“迟发组”会有不同。 一些队列研究专门研究'“迟发性SLE”。其定义为50岁后确诊为SLE的患者。据报道“迟发组”与年轻的

Rheumatology: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普遍存在关节侵蚀症状

关节表现常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临床判断SLE的关节病变常应用ACR非侵蚀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但SLE也有非侵蚀性变形性关节炎(Jaccoud关节)和伴关节侵蚀畸形的关节炎(Rhupus综合征)。而目前对SLE关节炎的研究却较少。 为了探讨核磁共振(MRI)在SLE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和SLE关节炎的临床特点,爱尔兰的Ball教授等做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