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女性冠心病和卒中的影响

2018-09-30 MedSci MedSci原创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各种表现有不同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直接进行比较较少见,且主要在男性中比较。本研究纳入比较了1731名心血管疾病的女性与1914名正常的女性,发现24大危险因素(包括各种载脂蛋白、血红蛋白A1C、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的作用方向在冠心病(CHD)和缺血性卒中中是一致的,但在CHD中相关性更强。当比较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时,

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疾病的各种表现有不同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直接进行比较较少见,且主要在男性中比较。

本研究纳入比较了1731名心血管疾病的女性与1914名正常的女性,发现24大危险因素(包括各种载脂蛋白、血红蛋白A1C、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的作用方向在冠心病(CHD)和缺血性卒中中是一致的,但在CHD中相关性更强。当比较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时,许多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血脂水平和炎症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模型的鉴别力在预测CHD和缺血性卒中方面要优于出血性卒中。

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女性的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影响方面相似度较高,而在比较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透明质酸代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浅表性糜烂或溃疡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表原因至少三分之一,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透明质酸(HA)代谢在ACS中的作用。本研究收集了66例ACS、55例稳定性心绞痛(SA)和45例对照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对其HYAL2、CD44v1、CD44v4和 CD44v6基因的表达, HYAL2和CD44的蛋白表达量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HYAL2、CD44v1和CD44v6的

盘点:JACC9月第5期研究一览

1. 一种新型经心房经皮二尖瓣置换术的技术方法DOI: 10.1016/j.jacc.2018.07.033http://www.onlinejacc.org/content/72/13/1437二尖瓣环钙化患者的二尖瓣置换术对于外科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经皮二尖瓣置换术(TMVR)对于外科风险较高的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植入入径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详细描述一种经心房的植入球

JACC:多摄入海产品可降低外周动脉疾病风险

动物脂肪组织的海洋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被认为是机体长期摄入海产品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机体脂肪组织中PUFAs的含量与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本研究纳入了丹麦饮食、癌症和健康研究队列中的对象,脂肪组织是从所有研究对象的臀部获取,经过平均13.5年时间的随访,共有870例对象出现PAD。分析结果显示,二十碳五稀酸(EPA)含量越高,PAD的发生风险越低([HR]:

JAHA:前列腺素受体2在受损心脏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前列腺素E2是公认的免疫调节因子,它在组织受损后释放,并参与调控巨噬细胞的活性,然而前列腺素受体2(EP2)调节的巨噬细胞在心脏缺血后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EP2在受损心脏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EP2转基因小鼠模型,发现EP2敲除小鼠的心脏在受损后心功能会更差,并且EP2的缺失会改变促炎反应,导致巨噬细胞聚集于受损心肌的缺陷。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红系分化调节蛋白1(Erdr1)在EP2敲

JACC:血栓抽吸不能改善高血栓风险STEMI患者预后

常规的血栓抽吸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来说并不会改善预后,但对有高血栓风险的该类患者来说是否有益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血栓抽吸对伴高血栓风险的STEMI患者是否有益。本研究纳入的是TOTAL临床研究中的STEMI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是心源性死亡、心梗、心源性休克和心衰。分析结果显示,1年主要终点事件在接受血栓抽吸的高血栓风险STEMI患者和不接受抽

JACC:二尖瓣环分离心律失常综合征

二尖瓣环分离(MAD)会引起二尖瓣脱垂(MVP)和心源性猝死。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MAD患者的临床特征、二尖瓣形态、MVP情况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本研究最终纳入了116名MAD患者(平均年龄49±15岁,女性占60%)。心悸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71%),严重的心律不齐占14例(12%)。伴心律不齐的MAD患者年龄更小(p = 0.001),射血分数更低(51 ± 5% vs. 57 ± 7%;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