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张妍/孙仰白/马明哲团队《自然·通讯》:靶向 SOX13 可抑制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组装,克服胃癌的铁变态反应耐药性

2024-05-22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扎那米韦通过抑制SOX13/SCAF1轴增强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逆转胃癌顺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为扎那米韦的临床新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近日,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重大疾病非编码RNA转化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吕坤教授团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明哲教授团队紧密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论著形式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SOX13 inhibits assembly of respiratory chain supercomplexes to overcome ferroptosis resistance in gastric cancer”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中心实验室杨辉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皖南医学院医学信息学院黎青青博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星星博士黄亚楷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翁明哲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心实验室吕坤教授、消化内科张妍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仰白教授马明哲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为第一单位。

本研究应用胃癌细胞、动物和人体胃癌组织标本,运用生物信息分析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多层次实验揭示了SOX13在胃癌铁死亡抵抗及顺铂耐药的作用;阐明了SOX13调控SCAF1表达以及SCAF1影响铁死亡抵抗及顺铂耐药的机制;明确扎那米韦结合SOX13并促进其蛋白降解的机制,通过上述研究阐明了SOX13/SCAF1轴调控胃癌顺铂耐药的新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耐药预测指标;进一步揭示了扎那米韦通过抑制SOX13/SCAF1轴增强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逆转胃癌顺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为扎那米韦的临床新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图片

本研究模式图

本研究工作得到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青年骨干人才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大力支持,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青年项目、芜湖市科技局项目及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攀峰”、“高峰”项目等课题的资助。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叶丹研究员在该论文返修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8307-z

作者:BioMed科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大咖谈 | HER2-阴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策略

帕博利珠单抗在2023年12月中国境内获批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阴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专题论著】| 以大型单中心医院登记为基础的6 737例接受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生存报告

本研究为了解中国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提供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反映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胃癌诊治水平,为中国的胃癌防控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论著】| 曲妥珠单抗辅助改良DOF双周方案对顺铂耐药的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率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治疗方案对肿瘤标志物和生存率的影响,以期为顺铂耐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论文解读|Hongjuan Cui/Xiaoxue Ke/MuHan Lü教授团队揭示PRMT1促进胃癌增殖和转移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PRMT1通过与MLXIP和KTN1的相互作用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为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衡道丨笔记】精准医学时代胃癌外科治疗的挑战和思考——从标准化到个体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32周年系列公开课”的课程中,张恒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准医学时代胃癌外科治疗的挑战和思考——从标准化到个体化的内容。摘要如下:

西安交大徐峰/海南人民医院刘娜/西安交大二附院王进海团队:基质物理特性通过整合素介导的细胞-ECM相互作用调控胃癌进展

该研究首次系统性表征了胃癌物理微环境,揭示了基质物理特性在胃癌恶性进展中先前未确定的作用,增加了人们对细胞-ECM力学双向相互作用的深入了解,为联合力医学的胃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