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体检报告中的“腔隙性脑梗死”,居然可能是个基因病?!这些位点可能与之相关!

2022-06-28 网络 网络

ICA1L、CAND2和ALDH2是引人注目的基因,可能为未来的功能研究和腔隙性脑梗的可能治疗目标提供关键提示。

以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确定了许多腔隙性脑梗的风险基因,但要破译它们如何赋予疾病的风险是具有挑战性的。为此,来自浙江大学的学者采用了一个综合分析管道来有效地转化基因关联,以确定腔梗相关的新型蛋白质。结果发表在BMC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人员系统地将腔隙性脑梗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N=7338)与人脑蛋白组(N=376)结合起来,进行全蛋白组关联研究(PWAS)、孟德尔随机化(MR)和贝叶斯同源化。随后还使用一个独立的人脑蛋白质组数据集(N=152)来注释新的基因。

结果显示,共发现七个基因(ICA1L、CAND2、ALDH2、MADD、MRVI1、CSPG4和PTPN11)在大脑中的蛋白丰度与腔隙性脑梗有关。这七个基因主要表达在谷氨酸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面。三个基因(ICA1L、CAND2、ALDH2)在腔隙性脑梗中具有因果关系(P<0.05/PWAS鉴定的蛋白质;贝叶斯同位素的假设4的后验概率≥75%),在确认性PWAS和独立的MR中它们与腔隙性脑梗有关。此外,还发现ICA1L在脑部转录组水平上与腔隙性脑梗有关。

综上,目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发现ICA1L、CAND2和ALDH2是引人注目的基因,可能为未来的功能研究和腔隙性脑梗的可能治疗目标提供关键提示。

 

参考文献: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proteins for lacunar stroke by integrating genome-wide association data and human brain proteomes. BMC Med 20, 211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2-02408-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利用MRI探究不同血管危险因子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血管风险因子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不同相关性已有报道,这也许是因为诊断的差异性和潜在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理的异质性。在一项大型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研究之中,研究人员探究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子的特征和MRI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并将结果发表在STROKE上。

Neurology:较之心梗,脑梗后的抑郁风险更高

较之心梗,脑梗后的抑郁风险更高

Neurology: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年龄和梗死体积是预后质量的关键指标

恶性大脑中动脉(MCA)梗塞,年龄和梗死体积是预后质量的关键指标

Neurology: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中风,静脉回流状态和康复效果息息相关

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中风,静脉回流状态和康复效果息息相关

腔隙性脑梗死常发生的部位-颅脑MRI正常解剖与病变解析_问题2

腔隙性脑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颅脑MRI正常解剖与病变解析_问题2

Stroke:小病灶大问题,老年人体检人人都有的“白质病变”,如何服药才能延缓进程?

西洛他唑和阿司匹林对脑小血管疾病患者的WMC进展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拓展阅读

体检查出了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体检查出了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Stroke:小病灶大问题,老年人体检人人都有的“白质病变”,如何服药才能延缓进程?

西洛他唑和阿司匹林对脑小血管疾病患者的WMC进展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总结: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三大误区

腔梗”即腔隙性脑梗死的简称。它是指发生在大脑深部某些缺血性微小梗死,受累的脑动脉一般直径多在3~4毫米。属于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

颅脑MR脑白质高信号是缺血灶吗?

脑白质疏松症: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以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弥漫性斑点状或斑片状缺血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从“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到治疗的思考

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脂血症、吸烟史、家族史等,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