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跳呼吸存在,家属强行心肺复苏!比病魔更可怕的是猜疑!

2017-11-26 叶正松 江淮医学

这家医院的急诊科今天凌晨120送来了一个“胸闷、气促”的病人,床旁心电图仅提示心率稍慢(58次/分)和窦性心律不齐。值班医生立即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抽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心肌酶和D二聚体等,并且联系急诊CT,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在结果出来之前已经先开通了静脉通道补液和对症、支持治疗,并且向家属简要告知目前情况和处理。

为了不给爆料医生及当事医院带来麻烦,只能说是坐标北方某医院急诊科。

这家医院的急诊科今天凌晨120送来了一个“胸闷、气促”的病人,床旁心电图仅提示心率稍慢(58次/分)和窦性心律不齐。值班医生立即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抽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心肌酶和D二聚体等,并且联系急诊CT,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在结果出来之前已经先开通了静脉通道补液和对症、支持治疗,并且向家属简要告知目前情况和处理。

但是家属认为患者“已经到了鬼门关”,急需CPR,遂自行做心肺复苏,并且边做辱骂医务人员,称医务人员“什么都不管、不处理”,“麻木”“冷漠”和“对病人严重不负责任”等,还说“如果是你们自己的亲人躺在床上在鬼门关走一遭你们还会这么无动于衷吗!”

后来发现家属当天使用小号(ID是用户+一串数字的那种)在网上发帖,大概内容就是医务人员怎么怎么“严重不负责任”,“麻木”和“冷漠”等,什么都不管和不处理,连心肺复苏都是它们家属自己在做。



众所周知,心肺复苏是指各种原因造成了心跳呼吸骤停,出现意识丧失、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的情况下,才采取的紧急施救的手段和措施。如果一个患者呼吸心跳存在,这是心肺复苏的绝对禁忌,对患者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

近几年,我国的医患矛盾愈演愈烈,类似于这种无厘头的事件频发,导致这种奇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医患之间的互不信任。

患者及家属不信任医生,尤其在现在的医疗体制下,医生曾经无限风光,在患者面前绝对权威的行业,如今已沦落为了一种倍受刁难责问的职业。而这信任危机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医患双方缺乏有效沟通。

病人到了医院,家属自己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这是对医生的多么不信任,才会造成如此的笑话场面。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遇到这样“我以为就是我以为”的患者家属,作为医生肯定会深不以为然,气不打一处来,权威被挑战,自尊遭践踏,一个外行对内行的指手画脚,不管哪位哪级医生也自然不会言听计从。可问题是,一旦没有按照患者家属提出的方法救助,如果抢救成功还好,若失败,患者家属肯定会把责任全部推到医生身上,情绪激动,一时失控,可能会导致的一场医疗纠纷医患冲突的闹剧发生。

现实中,此类事情并不鲜见。就在昨天,@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也发了一条类似微博。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周,医生在给心内科一男性患者注射药物时,采用药+葡萄糖+胰岛素注射,这完全正常的一种治疗方法,却被患者认为自己有糖尿病不可以注射葡萄糖,死活不听医生解释,在心内科医生办公室,当着十几名医生与患者的面,骂了12句“你妈逼”和“操你妈”,并声称自己是要账的,110也收拾不了他,砸过好几回医院,院长都害怕他,医生始终未敢多言。



可见,现在医患关系互信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医生的责难和置疑不再是针对哪单个的医生,而是针对所有的医生,给整个医生群体贴上了不可信任的标签。

毫无疑问,这不仅是不对的,不符合常理,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救人如救火,诊疗如用兵,医患之间是生死相托的关系,而急诊医生更是与死神赛跑的白衣战士。

在某种意义上说,医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医患是同壕战友,理应亲密无间,就像统帅不能怀疑所有的士兵都已经叛变一样,互信才是最好的杀敌武器。对于患方来说,比起病魔,更可怕的是对本该信任和依赖的医生无端猜疑和中伤!

作者:叶正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8-01-09 aids222
  2. 2017-11-28 chunjianf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3. 2017-11-26 1e145228m78(暂无匿称)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0

  4. 2017-11-26 swfzhanggui

    弱民.分而治之

    0

相关资讯

2017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2017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更新了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关于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的内容。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技术,尽管复苏科学在不断进步,但基础生命支持仍然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2017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儿童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2017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更新了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关于儿童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的内容。文章提供了<18岁儿童胸外按压的的相关证据概要和治疗建议。

2017 ILCOR国际共识: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治疗推荐-概要

2017年11月,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每5年审核一次证据以更新心肺复苏(CPR)共识,本文包含5个基础生命支持和1个儿科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治疗共识。

AHA 2017:救人一命,小学生也可学会有效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作为一种最基本急救技术,应在普通公众中进行普及。

救人还摊上事?医生心肺复苏按断12根肋骨被诉

今年9月7日,沈阳一家药店医生孙先生在为一名昏倒在自家药店内的女子做心肺复苏时,压断了对方的12根肋骨。

Circulation:对CREST模型早期预测非STEMI患者心脏骤停后循环病因学死亡风险的推导和验证。

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后,尚没有实用工具可以立即量化其循环病因学死亡(CED)的风险。为了快速确定风险并促进将患者分类到个性化治疗途径中,研究者开发并验证了他们的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