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矫正牙,医生非要我先治牙周炎,为啥?

2017-07-18 MedSci MedSci原创

本研究旨在观察炎症微环境中正畸力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基质沉积和矿化的作用。使用波形蛋白和角蛋白染色来鉴定来自于间充质的PDLCs。将PDLCs暴露于炎性细胞因子(5 ng/ml IL-1β 和10 ng/ml TNF-α)和/或抗拉强度(0.5 Hz,12%伸长率)12, 24或48 h处理。分别使用MTT法和ELISA评估细胞增殖和抗张强度诱导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使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

本研究旨在观察炎症微环境中正畸力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基质沉积和矿化的作用。

使用波形蛋白和角蛋白染色来鉴定来自于间充质的PDLCs。将PDLCs暴露于炎性细胞因子(5 ng/ml IL-1β 和10 ng/ml TNF-α)和/或抗拉强度(0.5 Hz,12%伸长率)12, 24或48 h处理。分别使用MTT法和ELISA评估细胞增殖和抗张强度诱导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使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分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I型胶原(I)的表达。此外,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曲线则采用茜素红S染色评估。

结果,炎性微环境中,PDLCs拉伸处理可降低其增殖和矿化的潜力。使用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处理可增加Runx2的表达水平;然而,Col-I的表达水平则下降,表明牙周组织中骨形成和骨基质沉积涉及不同的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炎症环境与荷载强度下PDLCs中Runx2和Col-I的表达水平会下降。在炎症微环境中,施加拉伸强度,PDLCs的成骨潜能降低,提示正畸力可以加快破坏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组织。

原始出处:

Chaofan Sun, Fen Liu, et al., Tensile strength suppresses the osteogenesis of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in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s. Mol Med Rep. 2017 Jan; 16(1): 666–672. Published online 2017 May 29. doi: 10.3892/mmr.2017.6644.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7-07-19 jihuaijun1112

    学习学习学习

    0

  2. 2017-07-18 xiaotaiyang1

    听从医嘱,不要自以为是

    0

  3. 2017-07-18 Sq.Zh

    没有文化很可怕

    0

  4. 2017-07-18 1ddf0692m34(暂无匿称)

    治疗好牙周炎才能更好矫正牙

    0

相关资讯

葛立宏:混合牙列咬合诱导

在儿童的混合牙列早期,会发生很多错(牙合)畸形,有些患儿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为正常咬合,但有些会发展为错(牙合)畸形。目前,很多患者家长对于应该早期进行咬合诱导,还是等到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后进行正畸这一问题比较疑惑。那么错(牙合)畸形到底应早期干预,还是等12岁之后再干预?本期葛立宏教授通过相关资料与大家一起讨论这一问题。 关注早期咬合诱导的意义

J Dent:是否一定要在11岁之前矫正牙齿?

J Dent:是否一定要在11岁之前矫正牙齿?关键词:正畸 干预治疗 阻断性治疗 功能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11岁之前接受正畸阻断性治疗比11岁之后接受正畸阻断性治疗的短期及长期效果要好。采用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将11岁以下接受正畸矫正牙齿儿童的一系列咬合问题与未接受正畸矫正牙齿的儿童以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估。结果发现,22项研究适合进行荟萃分析,大部分的研究与生长调整相关

弯根牙的临床综合治疗及正畸早期矫治的可能性

弯根牙(tooth dilaceration)是指牙冠或牙根偏离牙长轴的牙发育异常,常表现为牙冠与牙根(或部分牙根)形成一定弯曲角度,是牙形态发育异常的一种。弯根牙在前牙及后牙均可见,后牙以下颌第三磨牙为多,常造成阻生,增加拔牙难度;前牙以上颌前牙为主,常影响口颌美观及功能,压迫邻牙使其移位或牙根吸收,导致错牙合畸形(图1-2)。本文对弯根牙的形成机制、临床错牙合表现、治疗原则及早期治疗的理论

J Dent:**和第二前磨牙拔除对第三磨牙的影响:一项回顾性纵向研究

这篇研究是为了阐明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第一和第二前磨牙拔除对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空间以及第三磨牙的位置和角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