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振翅 “魔剪”CRISPR花落谁家再起波澜

2016-08-19 佚名 生物谷

作为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激动人心的技术,CRISPR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被业界所接受。科学家们认为这一技术未来将具有难以想象的使用价值。然而,在这一技术背后,还有一个激烈的专利战尚未解决。两位顶级的科学家——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r. Jennifer Doudna和来自MIT的张锋就该技术的专利权归属问题一直在进行角逐。 回到故事的开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化学家Dr. Jen

作为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激动人心的技术,CRISPR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被业界所接受。科学家们认为这一技术未来将具有难以想象的使用价值。然而,在这一技术背后,还有一个激烈的专利战尚未解决。两位顶级的科学家——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r. Jennifer Doudna和来自MIT的张锋就该技术的专利权归属问题一直在进行角逐。

回到故事的开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化学家Dr. Jennifer Doudna于2012年5月份提交了关于CRISPR技术的专利申请,而张锋则于2013年提交了一份相似专利,不过他同时要求就该专利进行快速审批待遇,并最终于2014年4月份获得了专利授权。

两名科学家同时宣称自己发明了这一技术,并于今年一月份对簿公堂。然而,本周爆出的一份来自一名研究人员的邮件却让这一事件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该研究人员曾经在张锋所在的实验室工作,在他给Doudna的邮件中称,MIT-哈佛方面误导了专利局。该邮件是于去年二月份发出的,最近被美国专利局所公开。据称,这名工作人员曾经于2011年在张锋的实验室独立进行CRISPR相关方面的工作,在最初的专利申请版本中,这名工作人员的名字也位列发明者之列。2012年这名工作人员返回中国,当时Doudna的论文刚刚发表,他指责张锋迅速进入该领域并没有告知他。在那段时间,这名工作人员将项目失败的相关数据都展示给了实验室感兴趣的研究人员。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封邮件的主题实际上是一封发给Doudna的工作申请。他在原文中称,我们(张锋实验室)在看到你的论文之前并未找到如何有效利用CRISPR的方法,因此我认为这种革命性的方法不能被错误的授权。据了解,目前这名研究人员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工作且并未对此进行评价。

不过,来自张锋所工作的MIT-哈佛Broad中心的Lee McGuire在声明中表示,首先该邮件的作者当时仅是一个轮转的博士研究生,并证实他在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张锋实验室从事CRISPR的相关工作。但是他表示,从张锋和其学生的一系列邮件中,就已经证明这封邮件内容的错误。例如2011年8月,张锋向其介绍了Cas9在基因编辑方面相关方面信息;2011年10月他向其解释tracrRNA在crRNA二聚体装载在Cas9过程中的重要性等;2011年11月,他承认由于未能完全遵循张锋等人设计的试验计划操作而导致了部分实验的失败。事实上,这都暗示了他是在张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的。

抛开上述争论。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何这一技术会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以及两方面的激烈争论?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技术代表着未来一个极具前景的市场。尽管这一技术目前仅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但是今年美国和中国都将开展利用该技术治疗癌症的临床研究,预计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启动。众多医药巨头、学术机构都寻求首先启动临床研究并率先获得FDA的上市批准。一旦该技术成为现实,将会为所有人带来数以十亿计美元的收益。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公司包括张锋创立的Editas、CRISPR Theraeutics、Caribou Biosciences、Intellia以及诺华公司等。

生物谷小编认为,这一技术毫无疑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但是希望这一技术的专利之争仅止于学术争论,不要影响到产业利用CRISPR技术治疗疾病研究的进程。毕竟当科学争论变成了肥皂剧,那么就失去了科学的庄严性。

原始出处:

CRISPR patent battle heats up as new email disputes Zhang’s claims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5)
#插入话题
  1. 2016-08-26 李东泽

    这篇资讯写的真好,带给我们新知识,启发新思维,不论是科研还是临床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0

  2. 2016-08-26 李东泽

    这篇资讯写的真好,带给我们新知识,启发新思维,不论是科研还是临床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0

  3. 2016-08-23 刘煜

    阅读了。

    0

  4. 2016-08-21 1e0d99ddm02(暂无匿称)

    写的很好的!!

    0

相关资讯

CRISPR携手免疫治疗进入临床的背后,是一家企图颠覆传统科研模式的传奇组织

2016年4月13日夜,洛杉矶霍尔姆比山附近的一个别墅后院灯火辉煌,在这个面积为2.5英亩的别墅里,聚集了演艺界、科技界和新闻界的900多位名人,他们聚集在这里只有一个目的:为一个癌症研究所的启动站台。 肿瘤研究史上最豪华的启动仪式 最近很火很火的「龙母」艾米莉亚·克拉克来了【gotceleb.com】 汤姆·汉克斯和丽塔·威尔逊夫妇来了【Adriana M. Ba

中国科学家利用CRISPR成功修复β-地贫缺陷基因,有望实现自体移植

β-地中海贫血是广东高发的常见遗传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唯一可以根治地贫的治疗方法是造血干细胞(HSCs)移植,但能够成功找到相匹配的脊髓捐赠者几率十分有限,地贫患者往往得不到根治,只能靠不断地输血以维持生命。不能异体移植,那能不能做自体移植呢?如今,这一想法得到了实现。有望实现β-地贫自体移植12日,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了解到,广医三院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

重磅:借助于革命性的工具中国将首次改写人类DNA

下个月,中国的研究人员将使用革命性的CRISPR / cas-9,俗称CRISPR,来改些成人的DNA,该试验将成为全球首例。研究人员将试图从那些对其他所有常规治疗无反应的肺癌患者的细胞中切除有缺陷的DNA。此前,研究人员曾试图使用CRISPR在人类胚胎上进行试验,但不幸失败,这次研究人员将首次使用CRISPR来编辑成人的DNA。如果试验成功,将有希望进一步促进CRISPR的治疗——CRISPR

Science“力挺”Nature:新型“魔剪”CRISPR,仅“改写”单个核苷酸!

CRISPR系统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全球科学家也在积极推进基于这一技术的临床试验,希望能够将其用于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然而,这一系统的转化应用仍需克服脱靶效应等技术限制。近日,发表了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中,日本神户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型CRISPR系统,可对单个核苷酸进行修改,实现更精准的基因编辑。 8月4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这项研

Cell Stem Cell:利用改进的CRISPR/Cas9技术直接进行细胞转分化

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经过基因修饰的CRISPR/Cas9---一种新的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将从小鼠结缔组织中分离出的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化为神经元。 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前沿医学科学研究所山中伸弥教授发现如何让来自成年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返回到未成熟的能够分化为任何一种细胞类型的干细胞。这些所谓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因在研究和医学中的巨大潜力仅在6年后

Nat Med: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或有望治疗血液疾病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就可以帮助治疗镰刀形细胞病以及β地中海贫血症,该研究为后期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来开发治疗常见血液障碍的新型疗法提供了一定帮助。 研究者Mitchell J. Weiss说道,我们所利用的基因编辑方法对于治疗遗传性胎儿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