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肥厚性心肌病与Anderson-Fabry 病的鉴别点有哪些?

2018-05-23 shaosai MedSci原创

本研究旨在利用心脏磁共振(MR)成像T1值比较肥厚性心肌病(HCM)与Anderson-Fabry 病(AFD)左心室(LV)和右心室(RV)的T1值,评价除年龄、性别和传统成像特点之外T1值的价值,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上。

本研究旨在利用心脏磁共振(MR)成像T1值比较肥厚性心肌病(HCM)与Anderson-Fabry 病(AFD)左心室(LV)和右心室(RV)的T1值,评价除年龄、性别和传统成像特点之外T1值的价值,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上。

本研究共纳入了30例基因阳性AFD(37%男性,平均年龄为45.0±14.1)和30例HCM(57%男性,平均年龄49.3岁±13.5)的患者。对患者行心脏MR成像(包括T1 Mapping)。评价LV和RV T1值。统计学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ROC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和似然比检验。

结果为,AFD组室间隔LV、整体LV和RV的原始T1值要明显低于HCM组(1161 msec ± 47 vs 1296 msec ± 55 [P < .001]; 1192 msec ± 52 vs 1268 msec ± 55 [P < .001]; and 1221 msec ± 54 vs 1271 msec ± 37 [P = .001])以室间隔LV T1值≤1220 msec作为鉴别AFD与HCM最佳截断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93%和95%。经调整年龄、性别和传统成像特征后以室间隔LV T1值≤1220 msec作为鉴别AFD与HCM(OR为0.94; 95% CI: 0.91, 0.98; P = < .001)。在年龄、性别和传统成像特征嵌套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通过纳入室间隔LV T1值改善模型效能(χ2 [df = 1] = 33.4; P < .001)。

本研究表明,AFD患者心脏MR成像原始T1值要明显低于HCM患者,从而提供了两者除年龄、性别和传统成像特征之外的诊断信息。

原始出处:

Karur GR, Robison S, Iwanochko RM. et al.Use of Myocardial T1 Mapping at 3.0 T to Differentiate Anderson-Fabry Disease from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Radiology.DOI:10.1148/radiol.201817261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shaos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8-05-23 影像超人

    学习学习

    0

  2. 2018-05-23 131****1460

    学习了受益匪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