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ICD植入后患者的LVEF变化如何影响死亡和心源性猝死?

2015-07-28 崔倩 译 MedSci原创

初级预防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的心脏衰竭患者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会遇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的情况。然而,目前还不清楚LVEF的改善如何影响后续的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植入ICD后LVEF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并在后续的死亡和ICD电击的影响。    研究人员进行了包括538例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这些患

初级预防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的心脏衰竭患者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会遇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的情况。然而,目前还不清楚LVEF的改善如何影响后续的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植入ICD后LVEF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并在后续的死亡和ICD电击的影响。
    
研究人员进行了包括538例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这些患者为心源性猝死进行了ICD植入的初级预防,研究人员对这些患者ICD植入后重复评估了LVEF。主要终点是适当的ICD电击,被定义为室性心动过速的电击。次要终点是全因死亡率。
    
在平均随访4.9年间,13.0%的患者LVEF有所下降,40.0%的患者LVEF有所提高,47.0%的患者LVEF没有变化。在多变量Cox模型中,研究人员对那些LVEF升高的患者和LVEF不变的患者进行了比较,死亡和适当的电击的风险比分别为0.33(95%置信区间:0.18至0.59)和0.29(95%置信区间:0.11至0.78)。在随访期间,25%的患者表现出LVEF改善>35%,适当的电击风险下降,但并没有消除。
    
在接受ICD一级预防的患者中,40.0%患者在随访过程中LVEF有所提高,25%的患者的LVEF提高>35%。LVEF的变化与全因死亡率和因室性心动过速进行适当电击负相关。在随访过程中LVEF提高>35%的患者,适当电击的风险虽然明显下降,但也仍然存在。

原始出处:


作者:崔倩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6-06-10 hbwxf
  2. 2015-07-30 shenyifeiyang

    张知识了!

    0

相关资讯

去神经心肌可预测心脏猝死风险

据第18届世界心脏病大会(WCHD)上报告的一项历时4年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心脏病发作后的去神经心肌量可预测心脏猝死的几率及是否需要使用置入式除颤器(ICD)。这项研究旨在更好地预测除颤器的潜在受益者,其招募的患者大部分在基线时都已接受了初次血运重建,并且都符合使用除颤器的条件。总体而言,受试者年龄均在65岁左右,左室射血分数约为26%,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心力衰竭;人口学特征不因是否满

JACC:6分钟步行试验可确认ICD治疗无法获益患者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利用基线6分钟步行试验(SMV)距离小于288米可确认无法从ICD治疗中获益并且胺碘酮治疗有害的亚组患者。论文于4月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SCD-HeFT试验显示NYHA III级患者未能从ICD中获益并且胺碘酮治疗可能有害,NYHA II级患者则可从ICD中得到显著生存获益,但尚不清楚是否存在更为客观的功能指标。此项研究

HRS/ACC/AHA关于在临床试验未纳入或不典型患者中ICD应用的共识声明

在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 2014)召开之际,《心律学》(Heart Rhythm)杂志于5月9日在线发表了《HRS/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关于在临床试验未纳入或不典型患者中ICD应用的共识声明》。 下载共识:HRS/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关于在临床试验未纳入或不典型患者中ICD应用的共识声明 原始出处: Fred M. Ku

OCC 2014:2014年心脏性猝死的ICD预防进展

在本次报告报告中,黄教授分别就心脏性猝死的一级二级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分层的局限性;心脏性猝死的1.5级预防;ICD的选择和程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心脏性猝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目前在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中,大部分病人并未接受ICD的治疗;而大部分病人在接收二级预防前因心脏性猝死突发来不及施救而死亡,仅少数病人能恰巧因医务人员在场得到抢救生还从而开始二级预防。2心脏性猝死的分层和预测:无创

李广平:ICD/CRT-P/CRT-D植入指征的变化与临床个体化

一、ICD/CRT-P/CRT-D植入指征的变化 早在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和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CRT治疗建议》认为,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心功能Ⅰ或Ⅱ级的心衰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或ICD时,若预 期需长时期心室起搏可考虑植入CRT,但是仅作为Ⅱb类指征(证据水平:C)。2

JAMA:心梗后患者ICD置入率和死亡风险

置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不被推荐用于心肌梗死(MI)40天以内的患者,因此在MI后过渡期管理期间可能不考虑予患者置入ICD治疗。美国学者近期在低射血分数(EF)老年MI患者中评估了ICD置入率和与其相关的死亡率,结果表明,在上述人群中,虽然ICD置入与2年时患者较低的校正死亡风险有关,但不到1/10的适宜患者在MI后1年内接受了ICD置入。相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