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亮相JAMA权威期刊:神奇功效揭秘,降低糖尿病风险高达41%!

2024-06-16 梅斯循证中医药 MedSci原创

论文揭示了JLD颗粒在降低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罹患糖尿病风险方面的显著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前期阶段,具体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及其合并状态。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所发布的报告揭示,高达5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短短五年内即会进展为糖尿病。

相较于IFG,IGT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当IGT与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并存时,个体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将进一步攀升,而患CVD的风险更已被确凿的证据表明增加了34%。

津力达(JLD)颗粒,作为我国官方认证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品,其功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体现出其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近日,一篇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名为“Jinlida for Diabetes Prevention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Multiple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The FOCU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论文揭示了JLD颗粒在降低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罹患糖尿病风险方面的显著作用。

图片

图1 论文首页

研究方法

该项研究采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随机临床试验,自2019年6月起至2023年2月止,在中国境内21个城市的35个中心顺利开展。试验参与者均为年龄在18至70岁之间,存在IGT及多种代谢异常的个体。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比例为1:1,其中一组接受JLD治疗,另一组则接受安慰剂治疗(每日口服三次,每次3克)。受试者严格持续按照此治疗方案进行,直至罹患糖尿病、主动退出研究、失访或不幸离世。

发病率及风险比分析

糖尿病发病率的亚组分析(图2)深刻揭示了总体趋势的延续性。在详细的参与者档案中可以观察到,JLD展现出了持续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显著效果。这种效果并不受年龄、性别、腰围、既往高脂血症或高血压病史、血糖标志物水平、血脂谱特征、CIMT状况或代谢综合征成分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JLD的益处还广泛惠及了存在和不存在IFG的IGT患者。

该分析还进一步证实了JLD对糖尿病发病率的积极影响(图2),与总体趋势相吻合。在所有亚组定义的年龄、性别、腰围、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状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和HDL-C水平,以及CIMT和代谢综合征成分中,JLD组的发病率均低于安慰剂组。这一效应在存在和不存在IFG的IGT个体中同样得到了验证,进一步彰显了JLD在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方面的广泛益处

图片

图2 全分析集人群和选定亚组的发病率和风险比(HRs)

JLD颗粒的降糖效果

经过近四年的追踪观察(中位随访时间为2.2年),最新研究数据揭示,在JLD组中,有27.83%(123/442)的受试者罹患糖尿病,而安慰剂组的发病率则高达42.66%(189/443)。与安慰剂组相比,JLD组在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上实现了显著的41%的降低(风险比0.59,95%置信区间0.46-0.74,P<0.001)。此外,在JLD组的受试者中,其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多项生理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改善趋势。

图片

图3 JLD颗粒对腰围及血糖指标的影响

结论

结果表明,JLD能够通过针对性地改善多种代谢异常,有效降低IGT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在此过程中,JLD颗粒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充分证实,因此,其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干预手段,为那些患有多种代谢紊乱的IGT患者提供了预防糖尿病发病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Ji H, Zhao X, Chen X, Fang H, Gao H, Wei G, Zhang M, Kuang H, Yang B, Cai X, Su Y, Piao C, Zhao S, Li L, Sun W, Xu T, Xu Q, Fan Y, Ye J, Yao C, Shang M, Song G, Chen L, Zheng Q, Xiao X, Yan L, Lian F, Tong X, Jia Z; FOCUS Trial Committees and Investigators. Jinlida for Diabetes Prevention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Multiple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The FOCU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Intern Med. 2024 Jun 3:e241190.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4.1190

作者:梅斯循证中医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TVB 浙二医院内分泌科郑超团队发现GLP-1(32-36)非胰岛素依赖的促糖尿病下肢血管新生新作用

发现并揭示了GLP-1通过GLP-1R调节PFKFB3介导的糖酵解水平,以改善高糖暴露的内皮祖细胞和T1DM小鼠模型的血管生成,而这一作用并不依赖于胰岛素释放。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2大策略,显著降低“坏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

发表于Diabetologia的一篇综述,旨在评估针对脂蛋白代谢的新一代疗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等。

Metabolism:糖尿病、心肾和代谢疾病管理的多专业实践建议

全球心脏肾脏和代谢性疾病的不断增加促使形成了跨学科的实践建议,以更好地管理涉及糖尿病、心脏肾脏和代谢性疾病的复杂情况。

Psychological Medicine:2 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的共同家族风险:一项全国性多代遗传学研究

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家族共聚集和更高的 T2DM 多基因易感性指向共同的家族风险。这表明部分合并症是由共同的家族风险来解释的。潜在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遗传学和环境的贡献需要进一步研究。

IJNS:护士在初级卫生保健中遵循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及其对患者结局的影响

结果表明,实施多样化的策略,重点是对医疗保健提供者进行全面的教育,对于提高糖尿病护理指南的遵循率至关重要,以改善临床管理,实现患者最佳的健康结局。

J Ethnopharmacol: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探索杞菊地黄丸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探讨杞菊地黄丸(QDP)是否通过减轻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晶状体上皮细胞铜死亡而起到保护作用。